建湖县西葛村改善农村住房「建湖农房改善助力乡村美丽蝶变」

中国江苏网讯 “农民住上安居房,上班不去北上广,家门口就有好工厂……”

8月12日一早,建湖县恒济镇恒东村村民王守余哼着小曲,来到不远处的正源创辉水产养殖基地做工。告别破旧的“人字头”老屋,住上小别墅,从过去看天吃饭,到如今当工人领工资,王守余说,好政策让他过上新生活,越活越有滋味。

在建湖,随着农房改善工作向纵深推进,安居、康居、乐居红利正成为农民的“标配”。建湖县委书记陈平说,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系统谋划,建湖开展自然村庄整村改造,引导农民按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努力让百姓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以前全家挤几间破瓦房,遇到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63岁的王守余现在住进宽敞新房,拆旧换新只花了不到两万元。

王守余居住的恒东集中居住点为原址上拆除新建,紧邻233省道,56—120平方米四种户型满足不同群众需求。目前,一期132套农房已竣工交付,二期60套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前分房。

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更是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基础。为引导群众适度集中居住,建湖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全省率先启动自然村庄整村改造试点工作,全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截至目前,共改造一般村庄183个,新建集中居住点26个,惠及群众14280户。

在九龙口镇收成村集中居住点,111幢安置房拔地而起,即将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家园。“这里将安置原收成、成南两个村的搬迁群众299户。”收成村党总支书记夏正东说,老收成村是省级传统村落,我们征求村民意见,对其进行整体修缮保护,同时拆除危房,就近集中安置,让群众住上安居房,也留住了乡愁。

“村庄改不改?房子搬不搬?群众自愿始终是建湖农房改善严守的底线。”建湖县住建局局长夏正立说,去年以来,建湖搬迁改造农户中,70%选择货币结算进城进镇购买商品房,10%的农户进城进镇购买限价安置房,20%的农户在集中居住点建房。新建集中居住点选址规划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规划方案既保留水乡建筑风貌,又注重住房功能的实用性,比如楼梯踏步高度、房间尺寸、阳台封闭等细节方面一再优化,确保让农民群众住得舒心。

有好房子还要有好环境。走进九龙口镇梅苏村集中居住点,绿意盎然,仿佛天然氧吧。村民孙环秀带记者进屋参观,管道天然气接进厨房,洁净的楼上楼下,与城里分不出两样。屋外,每户一块的小菜地又让孙环秀感觉与城里人不一样。“村里有超市、卫生室、健身广场、活动中心、阅览室,啥也不缺!”

在建好的集中居住点,不仅有路桥水电、绿化亮化、污水管网等公共设施“硬件”配套,而且成立小区物业队、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软件”不软。梅苏村是国家级生态村、省最美乡村、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借助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九龙口的金字招牌,吸引不少上海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孙环秀说:“很快,昆山客商投资的康养中心就要在这里开建啦!”

美丽乡村,需要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同频共振。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建湖立足各村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同步启动土地集中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产业,实现产村融合发展,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积累,又让农民就地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8月5日,记者在离梅苏村不远的建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遇到村民徐永华。作为那美实业公司的岗位能手,从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徐永华没料到自己的人生会转型。自从住到集中居住点,家里两亩地流转给村里发展苗木产业,自己一边拿土地租金,一边上班拿工资,年收入4万多元。

上冈镇树新村、洋中村流转土地8000亩,种植优质商品粮;高作镇季墩村流转2815亩,发展稻虾轮作和足球草坪种植产业;恒济镇吉兴村、建阳镇西尖村连片流转土地,打造渔光互补循环水养殖基地。庆丰镇董徐村、宝塔镇宝塔村、颜单镇楼港村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先后被列为盐城市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

住房改善,生活富裕,群众幸福指数节节高。每到华灯初放,梅苏村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便陆续来到文化广场休闲娱乐——扇子舞、旗袍秀,偌大的广场,顿时成了欢歌笑语的海洋。在恒济镇建河村,本地村民自发组建的舞龙队穿着亮眼的服装挥起彩龙,舞出了新农人的精气神。

“要让人民群众住得好,还要过得好。”建湖县县长祁从峰说,“今年,我们继续将自然村庄搬迁改造作为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的着力点,注重新老政策的有效衔接,让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同频共振,不断培育壮大乡村振兴新动能。”

记者 卞小燕

通讯员 倪世勇 陈鸿斌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建湖县西葛村改善农村住房「建湖农房改善助力乡村美丽蝶变」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