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幸福人家的新图景:春回牧场

牧归时分,哈布得拉什么骑马赶着羊群行进在春草场上(4月12日摄)。

距北京3000多公里的西北边陲,雄伟的巴尔鲁克山东西向横卧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南部。山之南,是当地牧民世代沿袭游牧生活的牧场。53岁的牧民巴哈提·特留克西一家居住于此。

“巴哈提”意为“幸福”,这个名字承载着父辈对下一代美好生活最质朴的期许。牧歌飘过数十载,幸福图景靠着一家人勤劳的双手、借着社会进步发展的大势,变为现实。

父辈把牧鞭传至手中,巴哈提和勤恳的丈夫哈布得拉什么·努素普别克日复一日劳作,家底逐渐殷实:200多只羊、20多头牛、10多匹马……夫妻俩把石块和牛粪垒起来的棚圈扩了又扩。

时至今日,一家人手中握着的不再仅仅是牧鞭。富有想法的巴哈提在牧场上开办了商店,起初只有一个衣服柜那般大小,而今已有约40平方米。她和丈夫的分工也渐渐明确,放牧交给哈布得拉什么和年轻力壮的儿子赛孜木,自己主要负责商店经营。

与父母走过的崎岖牧道不同,小女儿昆树阿克的脚下是一条通往山外世界的求学路。新疆医科大学、国家免费医学生项目……牧场上的人纷纷说起这位优秀的牧民后代,这足以让一家人感到自豪。

今年立春后,趁着新学期送女儿去学校报到,年近六旬的哈布得拉什么人生中第一次去到约6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度过了难忘的三天。春分前后,巴哈提一家又忙着接春羔。今年有100多只羊产羔,预计要忙碌到四月底。

“昆树阿克”的意思是“阳光”,巴哈提这样解释小女儿的名字,“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放灯迎接傣历新年

4月13日晚,游客在云南省景洪市澜沧江边放飞孔明灯祈福许愿。

4月13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迎来为期3天的泼水节。节日期间当地将举行燃放孔明灯、泼水等多种活动,庆祝傣历新年。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西双版纳:万人欢度泼水节

4月15日,人们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泼水广场泼水狂欢。

4月15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行傣历新年取水仪式及泼水狂欢,数万名各族群众和游客在景洪市用相互泼水的方式互送祝福、传递欢乐。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浙江嘉兴元宇宙阅读体验馆开馆

4月21日,一名读者在嘉兴市图书馆元宇宙阅读体验馆内通过触碰不同光线来感受音律的变化。

4月21日,世界读书日来临前,“嘉兴市图书馆元宇宙阅读体验馆”在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揭幕,同时嘉兴市首届“元宇宙阅读月”启动。这个体验馆是全国公共图书馆领域率先落地的元宇宙阅读体验基地,将推动阅读行为和场景从一维到多维,实现纸质阅读 数字阅读 沉浸式体验的多元方式。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 | “清澈的爱”奔流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国门

4月13日,红其拉甫边防连的战士在巡逻。

帕米尔高原,万山之祖,酷寒之地,英雄的精神在这里传承,对祖国“清澈的爱”在这里奔流。

当阳光点亮了帕米尔高原的雪山之巅,哨兵赵文凯挺胸抬头站立在国旗杆下,右手向斜上方用力挥出,将国旗展开,随后转动绞盘,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飘扬在群山之上。

这里是位于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红其拉甫边防连驻地,连队组建于1949年,常年担负中国巴基斯坦边境线近百公里的守防任务,守卫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红其拉甫口岸。驻地平均海拔4700多米,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边防连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

走进边防连的荣誉室,悬挂的百面荣誉锦旗映入眼帘,这场景让刚刚入伍7个月的新兵高光辉内心澎湃不已。参军前,他刚刚从河南的一所大学毕业。

“走进荣誉室,确实感触挺大的,荣誉室挂的都是老前辈们的功劳。”高光辉对记者说,“我既然来到这里,就踏踏实实干,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为连队赢得荣誉。”

让高光辉更加激动的事,是跟随老班长周林平去红其拉甫国门及附近的一个点位巡逻。在中巴7号界碑前,周林平特意让高光辉和他一起为界碑描红。

“作为一名刚入伍的新兵,能来到红其拉甫边防连,是无上光荣的。我们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连队,你来到这个连队,一定要继续发扬我们‘扎根帕米尔,忠诚戍边关’的红其拉甫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刻苦训练,将红其拉甫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周林平一边描红一边对高光辉说。

“是!班长,请您放心,我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红其拉甫人,定不负祖国对我的期望。”

这是高光辉第一次到国门执勤巡逻,“看到国门的那一刻我的心里肃然起敬。”高光辉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神圣。”

而这次巡逻对周林平来说,内心的情感要复杂得多,这位已参军16年的老兵,将在今年年末退伍。

“红其拉甫”在塔吉克语里意为“血染的通道”。16年的时间里,它见证了边防将士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伴随着祖国富强而发生的巨大改变。

“我当新兵刚来的时候,这里的条件太艰苦了。”周林平回忆起16年前的情景,颇有感触,“当时营房里面的硬件设施比较差,暖器都不热。晚上睡觉基本上都是被子盖上以后,再把衣服和大衣压上。”

当时公路运输条件差,每一个月只能从山下送一次菜到山上,“菜放不住,冬天冻坏了,夏天烂掉了,那个时候就经常吃土豆、大白菜、皮芽子(洋葱)这些比较方便储存的蔬菜。”周林平说,“整个连队只有一台发电机,只能是晚上用,手机也没信号……”

如今,连队的变化让周林平感到惊奇:第五代营房拔地而起,弥散式供氧设备让官兵在营房里呼吸更顺畅,随时可洗热水澡,吃上蔬菜大棚的新鲜菜,室内的半场篮球馆和健身房以及图书室丰富了官兵的业余生活,桑拿室也即将建成……一系列困扰历代高原守防官兵生活保障的难题,已被彻底解决。

“我们已经实现了草莓‘自由’。”在一片繁茂的蔬菜大棚里,小战士董兴森捧着草莓兴奋地说。这个大棚里种植着数十种蔬菜水果,其中还包括从未出现在雪域高原的山竹、芒果、莲雾……

另外,高原疾病应急救治救援机制不断完善。不久前,上级配发的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体检医疗设备,也开始在包括红其拉甫边防连在内的一线部队使用。

更让官兵们激动的是,他们守边护边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慧边防”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观察执勤设施稳步升级。连队实行信息化执勤以来,执勤效率和处置能力均有提升。

“这些年,最让我骄傲的就是边防点位的变化。我们有一个叫木孜吉里阿达坂的点位,海拔5283米,以前巡逻的时候,要想到那个点位必须两天时间,第一天早早就出发,因为没有路,骑马过去,走一天住一晚上,第二天到点位巡逻后再返回。”周林平对记者说,“现在公路已经修到了距离点位很近的地方,我们再走一两个小时的路就能完成巡逻。”

“改变的是连队的硬件设施,不变的是一代代官兵的忠诚。”连队指导员冯康佶铿锵有力地说,“条件越好,我们越不能丢掉前辈身上的血性,越不能忘记他们在祖国边防线上的牺牲。”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包括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们在内的所有中国军人发自内心的誓言,正是他们以身许国、浴血奋战,铸成今日中国之富强基底。

那年寒冬,红其拉甫边防连排长何玉带领3名战士前往边境执行任务,返回时被暴风雪围困。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只看到4座无言的“冰雕”,怀抱钢枪,保持着前进的姿态。那年初秋,时任连长杨波在山崖上探路时,不慎跌下悬崖,所幸被一块突出的巨石挡住,当场昏迷——“清澈的爱”奔流在帕米尔高原的雪山之间,奔流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国门之前。

“我想在退伍前,把连队所有的点位再去巡逻一遍,这16年我在这里守卫边境线,主要做的就是巡逻这些点位。”说到这里,周林平有些哽咽。

因为驻守边关,周林平与妻子每年只能相聚两个月。周林平说退伍之后,想尽快和妻子生一个宝宝,“当然,如果国家需要,我愿意继续为国戍边。”说到这里,周林平目光坚定地看着记者。

“我的目标是一直在这里干下去”,高光辉说到,“就像我们连队的口号,‘扎根帕米尔,忠诚戍边关’”。

周林平和高光辉,一个即将退伍的老兵和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他们就像是一根链条上的两个铁环紧紧地扣在一起,无数个这样的铁环,最终组成了我们守护国门、守护边关的钢铁长城。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

4月15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一只凤凰造型的风筝准备放飞。

4月15日,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风筝爱好者云集山东潍坊,比试风筝扎制水平和放飞技艺。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广东:黄茅海跨海通道主塔全部封顶

这是4月17日拍摄的夕阳下的黄茅海跨海通道黄茅海大桥西塔。

4月18日,由保利长大承建的黄茅海大桥中塔顺利封顶。至此,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共5座主塔全部封顶。

黄茅海跨海通道起于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向西跨越珠江口崖门入海口黄茅海水域,终于江门台山市斗山镇,线路全长约31公里,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春临青海湖

这是4月14日在青海湖边拍摄的棕头鸥。

近日,春风吹拂下的青海湖迎来万物复苏的时节,众多在此栖息的候鸟与湛蓝的湖水构成美好的生态画卷。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消博会时装周助力海南自贸港打造全球消费时尚引领地

4月12日,模特在消博会时装周海边秀场展示时装作品。

4月10日至15日,第三届消博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作为消博会配套活动,本届消博会时装周以“蔚蓝海岸”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优秀设计师品牌,举行多场时装发布秀,建立设计师品牌集中展示与合作对接、消费者鉴赏时尚与采购交流的平台,助力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全球消费时尚引领地。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拉萨河上鸟翩跹

棕头鸥在拉萨河上嬉戏(4月16日摄)。

春天的拉萨河生机盎然,鸟儿翔集。拉萨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在拉萨市南郊汇入雅鲁藏布江。

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幸福人家的新图景:春回牧场

春雪突至,哈布得拉什么在春草场上放牧(4月12日摄)。

距北京3000多公里的西北边陲,雄伟的巴尔鲁克山东西向横卧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南部。山之南,是当地牧民世代沿袭游牧生活的牧场。53岁的牧民巴哈提·特留克西一家居住于此。

“巴哈提”意为“幸福”,这个名字承载着父辈对下一代美好生活最质朴的期许。牧歌飘过数十载,幸福图景靠着一家人勤劳的双手、借着社会进步发展的大势,变为现实。

父辈把牧鞭传至手中,巴哈提和勤恳的丈夫哈布得拉什么·努素普别克日复一日劳作,家底逐渐殷实:200多只羊、20多头牛、10多匹马……夫妻俩把石块和牛粪垒起来的棚圈扩了又扩。

时至今日,一家人手中握着的不再仅仅是牧鞭。富有想法的巴哈提在牧场上开办了商店,起初只有一个衣服柜那般大小,而今已有约40平方米。她和丈夫的分工也渐渐明确,放牧交给哈布得拉什么和年轻力壮的儿子赛孜木,自己主要负责商店经营。

与父母走过的崎岖牧道不同,小女儿昆树阿克的脚下是一条通往山外世界的求学路。新疆医科大学、国家免费医学生项目……牧场上的人纷纷说起这位优秀的牧民后代,这足以让一家人感到自豪。

今年立春后,趁着新学期送女儿去学校报到,年近六旬的哈布得拉什么人生中第一次去到约6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度过了难忘的三天。春分前后,巴哈提一家又忙着接春羔。今年有100多只羊产羔,预计要忙碌到四月底。

“昆树阿克”的意思是“阳光”,巴哈提这样解释小女儿的名字,“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新华社记者 郝昭 摄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北京圆明园:牡丹盛开成花海

4月19日,工作人员展示圆明园推出的以牡丹花为主题的甜品,游客可以自己动手,将粉红色的果粉撒在牡丹花造型的甜品上。

谷雨时节,北京圆明园内万余平方米的牡丹花竞相开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据介绍,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养护,圆明园已形成含经堂、镂月开云、藻园三个牡丹观赏区。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