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稷山县杨赵村「山西稷山:清代晋商民居双举人之乡杨赵村」

杨赵村位于稷山县东10公里,东与新绛县接壤,南邻汾河。这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人才辈出,昔有“卧牛村”“七台村”等俗雅之称。村落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罗家,凭借盐业在此兴家。清代武举人阎捷魁,弃武从文,回乡兴教办学。

山西省稷山县杨赵村「山西稷山:清代晋商民居双举人之乡杨赵村」雅俗之称 皆有渊源

杨赵村地处汾河下游,汾河自东向西流过,龙王沟清泉由北往南穿村而出,它形如一头卧牛,俗称“卧牛村”。村南两边的古建筑“古楼”“魁星阁”如一对牛角;两楼阁下各有一面泊池,犹如牛眼;中间“后稷庙”,奇似牛头;半弧绕弯的大道环村心而过,形如牛脊;村北堡子城犹若牛尾,居高俯瞰。整个村形如一头雄壮的卧牛望月。

杨赵又名“七台村”。据《轶闻趣事话杨赵》记叙,因旧时杨赵村共有后稷庙、歇马殿、古楼、玉皇庙、慈云庵、十字里及村东头七座戏台而得名。可惜的是,七座戏台历经战乱均已不复存在。

宋末元初,杨家将和赵皇室后人为逃离战乱,路经此地,看到这里风水人情俱佳,便隐姓埋名,在码头摆渡为生。由于他们身怀绝技,仁慈和善,码头生意十分红火,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经常为乡里排扰解难,深受当地人民拥戴。自此,这里便以两姓为名,叫做杨赵村。

罗家贩盐 “卞合”兴家

山西省稷山县杨赵村「山西稷山:清代晋商民居双举人之乡杨赵村」

山西省稷山县杨赵村「山西稷山:清代晋商民居双举人之乡杨赵村」

在河东盐业的发展史上,有一个名字不可忘记,它便是当年河东最大的盐号之一卞合兴。

卞合兴的老板罗眉仙,其家族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商贸之家,祖籍山西省介休张兰镇。罗眉仙的祖父罗坦之当年曾在湖南经商,开着一家当铺,属于晋商一支。罗坦之才华横溢,写得一手好字,他被时任武陵少尉的葛世荣看中,将自己的女儿许配于他。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湖南遍地战火。为了逃生,罗坦之从湖南逃回相对闭塞的山西介休老家,罗家亲友怀疑他变卖了当铺是想独吞罗家资产。被误解的罗坦之眼看在老家难以立足,一气之下,于咸丰六年(1856年)奉母投奔稷山杨赵村自己的岳父葛世荣家,从那时起便在稷山安家落户。

为了谋生,罗坦之开始贩盐,随着资本的扩张,家业进一步壮大。民国时期,其孙罗眉仙担任天镇县长,凭借官场关系,罗家如虎添翼,如鱼得水,达到鼎盛。在运城盐池,罗家经营的盐厂“卞合兴”,年产潞盐900万斤,先后在闻喜、万荣、新绛、河津、稷山五县设立了盐店。据说罗家人从稷山上太原,沿途吃住不用进旅店,都有自家开的盐店分号支应招待。

盐业给罗家带来了巨大财富,他们不忘回报桑梓,除了在稷山杨赵建起了豪华的宅院外,罗家还在村里兴学修路,受到村民的敬重。

罗家大院坐北朝南,共有新老院落五座,设有五个院门,门框上皆刻有字牌,被誉为“五花攒梅”院。东西院均为四合院,设有过庭,庭门上刻有“庆余”,两边刻“进身书室”“退步柴扉”,楼、台、阁均有砖、石、木雕的人物鸟兽、花卉,西楼阁毁于日寇战火。

东院为三合院,据现住人称,梁脊板记载此院为光绪年间所建。此座院落雕刻最为精美,原北房应该有极为精美的雕刻,可惜已经拆除。门楼内走马板有木雕字板,上刻“诸葛武侯诫子书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的家训内容。西院保存尚为完整,为罗家在民国商业鼎盛时期的巅峰之作,院落很大,气派非凡。

罗氏新院解放后被村大队等占用,房屋保存完整。新院分为东西大小院,门楼融亭、台、阁为一体,圆形的楹柱稳固地支架着横梁,悬花凸出,斗檐飞挑。院内四檐相平,猫头瓦如卧虎四檐排卧;悬花脊似巨龙沿顶而行。北房五间中间延伸出凉亭一座,下面有一米高的青石平台。凉亭飞檐挑角凌空而起,势如凤凰展翅;方形海棠角楹柱上花板横梁而架,花板上悬刻人物鸟兽、奇花异草;凉亭顶篷画有龙翔、凤舞、鹤归,两边窗户均为西式拱形相称而立,室内下铺木板,板下放有隔潮木炭。总之,整个建筑独具匠心,古朴典雅,中西结合,至今仍不显落伍。另外,罗家大院全部房屋的顶篷常年不见灰尘,令人百思不得其故。

武举夺魁 弃官从教

山西省稷山县杨赵村「山西稷山:清代晋商民居双举人之乡杨赵村」

杨赵堡(又名天险堡),位于杨赵村北,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堡墙已千疮百孔,往昔的华屋高堂,庙宇丹墀,也已房倒屋塌、残缺不全。据传,凡建有堡子的村子,堡子都早建于村子。日寇侵华时期,这一带码头上驻有日军,不时骚扰,杀人放火;二战区阎锡山部队也经常下山抓兵,要粮要款。兵荒马乱,土匪横行,相对来说,住在堡子里较为安全。

河东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武举人,稷山县杨赵堡的阎捷魁,便是清道光年间在乡试中夺得第四名的武举人。

阎家原籍湖北枣阳,明末迁至杨赵村,经世代繁衍,至十四世祖阎捷魁之后,发展成为人才辈出的大家族。阎捷魁年少时喜好习武练拳,臂力超群。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阎捷魁参加乡试,中了武举第四名(五魁之一),光耀门楣。杨赵村有史以来,乡试中举的只有阎家和罗家。阎家二门上曾悬挂“经魁”匾额一块,大门外、祖茔、家庙,曾树立旗杆四对。阎捷魁中举后放弃了仕途,多年来在家乡兴教办学,遵照“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广泛培养本族及邻里子弟,前后延续百余年,直到日寇入侵时结束。

山西省稷山县杨赵村「山西稷山:清代晋商民居双举人之乡杨赵村」

在杨赵堡的武举院外有一块方石,方石上有一个碗口粗的半圆洞,与另外一块同样的石头合在一起便是一块旗杆石。里边曾立有粗粗的木旗杆,象征着武举人光荣与尊贵。院内还有一块武举人练功石,石上有手抓握的坑洞。据说,这块练功石有近百公斤,当年阎武举练功时,常蹲着马步将石头置于大腿面上,足见其武功之高强。

后面的院子里有一座影壁,墨绘的“太师少师图”,在岁月的侵蚀下,只留下了些许狮身的纹路,依然丝丝可鉴。东部的院子建于光绪十九年,据梁脊板所记,也是阎捷魁所建。院子北房是典型的“明三暗五”结构,软门遗失不全,东厢房早就拆除,南房墙体开裂,早已无人居住。房子门楼的对面,建造有一座小庙,近年来又开始有了香火。

武举人家的房子还有一道风景就是马头墙,这是安徽建筑的特色,李家大院有,杨赵堡也有。看来,当年晋商与徽商是颇有机缘的。

“耕读传家馨香远,诚信待人誉永存”。如今的杨赵村,商贸大街宽阔繁荣,文化广场别具一格,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日益提高。饮水思源的杨赵村民倍加珍惜眼前的好日子,更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山西省稷山县杨赵村「山西稷山:清代晋商民居双举人之乡杨赵村」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