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历史古镇「新春走基层丨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织千年古街活过来了」

2019-02-14 11:25 |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王悦 通讯员 王双双

正月初二,是这个春节里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这一天,往日里宁静的温峤镇千年古街——温岭街泛起了微波。

吾家有女初长成,这一条温岭街在经历了百年的喧嚣之后,于近几十年归于宁静,如今,又以熟悉且崭新的面貌重装归来。

新年伊始,再没有比到温岭街走一遭,感受历史与当下在这里重合,来得更为应景。

一市书声, 古街的第一场迎春书画展

黑瓦、白墙、石头房子,门前的木桶一字排开,两棵矮树栽种在不远处的土坑里。一楼屋檐上,一根木头棍子支起一扇木头窗户,里面似乎随时会有个俏皮的脑袋探出来。屋子门前的石板路一路蜿蜒,不远处,几个石头台阶缓缓延伸,连通着外面的世界。

这是温岭本土书画大家袁振璜笔下的温岭街。这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将多少人带回了记忆里,也将从前的温岭街鲜活地呈现在所有人眼前。

这一幅画作,出现在温岭街迎春书画展上。“一市书声,峤山晚翠。洪亭早春,双溪晚唱。”明朝安州知州戴通的温峤八景诗,生动地描绘千年古镇温岭街的繁华、秀丽和书香。这一场以“一市书声”为题的书画展,在正月初一正式开展,将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地点就位于新修复而成的陈泰祥里。

说起“一市书声”,也颇有些渊源。温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太平县古志载,温峤历史上出现过10位进士、15位举人及一大批贡生和获荐士人,还有许多具有一技之长或嘉言懿行的优秀人士。而这“一市书声”的佳话,指的就是古时大清早进入温岭街,首先入耳的,不是街市的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而是随风飘送的琅琅书声。

站在《温峤老街》这一幅作品前面,一位老者流连忘返。“这就是以前的老街,以前的家。”他说,从这一幅画里面,可以找到以前的家的痕迹,温岭街历经千年,原本的模样早已刻在了每一个老温岭街人的心里。

这是温岭街首次举办书画展,也是在修复之后,温岭街首次接受大家的检阅。 除了画作之外,根雕、书法等作品都在此次展览上展出,更有意义的是,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作者,都是曾经在这条老街上土生土长的人,戴晓沧、郑晓勇、廖泼、张申、张中、王顺斌、俞弼人……他们以老街经典诗文、老街风情为题材,创作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温岭街。 除了书画展,举办地点陈泰祥也成为参观的景点之一。作为温岭街修复的首批对象之一,这里也曾承载了老一辈人的记忆。

“这里以前是间医院,我小时候还在这里打过针呢。”“小时候在这里吃过糖丸,那味道,似乎现在还在嘴边,令人回味。”对于陈泰祥,大家都有着自己的记忆,一聊起来,就有着说不完的话。

而如今,经过修缮的陈泰祥,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将破损的地方一一修复,修旧如旧,就有了如今的模样。

千年历史古镇「新春走基层丨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织千年古街活过来了」

一道屏风,一盏吊灯,灰色砖块垒成的瓦片,高悬的木头梁,陈泰祥里的这一间温峤乡贤馆,透着古朴,两扇木门徐徐打开,就这样诉说着历史。

沿着主楼的木头楼梯拾级而上,你可以看到旧时温岭街木屋的风貌。修复者有心,屋里并没有使用太亮的灯光,灰暗的老房子里,借着外面透进来的阳光,通过一幅幅作品传递深情,就这样回到了旧时光里。

木梯狭窄,踩上去还会“咿呀”作响,参观的人不少,上下人流在楼梯交会。大家侧身相让,缓慢通行,深怕打扰了这一方老房子里特有的宁静。

修旧如旧, 只为历史与传承

作为台州与温州的交界之地,且江厦是个入海口,海上货物在这里周转,通过内河运往各处,温岭街的繁华是几代人的记忆。

细数温岭街的历史,已有1500个年头了。从元朝开始,这条街就叫温岭街。

温岭街目前全长1.5公里,是我市现存最长的一条古街。然而,因为年久失修,再加上这些年的城市化发展,缺乏系统的保护与规划,老街的破坏日趋严重。加上曾经的几场大火,一些老房子已面目全非。

2006年6月,温峤镇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村镇,其中温岭街为核心保护区域。

2016年,温峤镇开始对几个条件成熟的节点特别是入口进行修复改造,对已经倒塌或即将倒塌的房屋进行抢救性修复。“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先易后难、 以点带面”是修复原则,根据温岭街的实际情况,修复工作分期、分年、分批实施。

千年历史古镇「新春走基层丨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织千年古街活过来了」

春节期间,许久不在温岭街居住的潘阿姨回了一趟老家,这一趟,让她收获了不少惊喜。

家附近的老印刷厂应立昌,原本破败的门面竟焕发出新的生机。巴洛特夹带哥特式风格的立面装饰,大门是罗马柱元素,二楼是哥特式的尖拱窗户,典型的民国西式建筑风格在修复中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装上复古样式的雕花灯罩,这一间房屋从历史中走来,又以新的面貌展示在大家面前。

细节处见用心。温岭街的路灯也都是古朴的木头样式,与脚底下的青石板路相得益彰,老街的气质就这样呼之欲出了。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门,原本的臭水沟不见了,乱糟糟的小溪被拾掇得干干净净,栏杆、小桥、流水,“这条河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儿时重要的回忆。”潘阿姨说。而如今,这一切重新变得鲜活。

沿着青石板路一直向前,两边的房屋不断变幻,木头的门,木头的窗,加上家家户户贴在门口的春联和悬挂在廊檐下的大红灯笼,年味,就藏在温岭街的街头巷尾、角角落落。

来往如织的游客,不时在各个老建筑前逗留,拿出手中的相机,将眼前的景色留下来。

但是,来往不断的行人并没有打破这一条老街的宁静。行走,你会不断邂逅老街独有的风景,闲聊的老人们,眯着眼晒太阳的大爷,推着儿童推车缓缓散步的外婆或是奶奶,偶尔有嬉闹的孩童跑过,一路撒下银铃般的笑声。

不时的,还会邂逅老街里的旧时光。一家百年传承的木桶老店,一只只纯手工制作的木桶,让人不禁伸手想去感受木头的纹理与温度。老式的理发店,还保留着旧式的理发长椅,剃头老师傅精湛的手艺,与这一条老街一起沉淀。藏在老街中的那一口古井,也在新一年的时光中宠辱不惊,继续迎接更多的四方来客。

再往前,一间房屋的木头门两边的春联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春联上面的新年愿景再正常不过,但是,特殊的书法却让人眼前一亮。书法虽然不成章法,笔法略微稚嫩,一笔一画却可见用心。

见众人驻足,户主笑呵呵地道出原委,“是家里10岁的孩子写的。”孩子正在学书法,恰逢新年,就让孩子写了春联,虽然书法功夫还没练到家,字也说不上好看,但贴在家门口更有意义。

户主说着,笑里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走进来,留下来

此次的温岭街之行,是反方向走的,从下街往上街。因此,直到此行的最后一站,才来到了温岭街的入口处。

在这里,是一个巨大的石头牌坊,上书“温岭街”三个大字,底下两个巨大的红灯笼透着喜气。在一旁马路边的白墙上,如今有着一幅生动的画,画上就是老街人的日常,赶集、挑担、推着车运货,墙壁上有“千年古街”四个字。对于远道而来的客人,老街的探访之路就可以从这里启程。

别急,在温岭街入口的马路另一边,还有一个戴家祠堂。祠堂位于峤山之下,在这里,著名爱国诗人戴复古的故事被诉说着。

早在一年前,记者也曾到过戴家祠堂,彼时,祠堂正在进行修缮工作。工人们小心翼翼,在不破坏这些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旧的东西,我们不能去破坏,修复要保留原汁原味。”相关负责人曾经说。

在这里,除了祠堂内被修缮之外,外围还围起了围墙,门口有一个碧绿的小花园,一块写着“奉直大夫坊”的牌坊矗立在正大门口。

千年历史古镇「新春走基层丨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织千年古街活过来了」

来自温峤镇政府的数据显示,温岭街共有978间房屋,建筑面积共72800平方米,其中公房20处,共55.5间;倒塌的房屋15间,总面积约700平方米;存在严重隐患的房屋45间,总面积约1400平方米。

2016年8月24日上午,温岭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温岭街修缮保护相关事宜。明确温岭街修缮保护工程立项、财政补助资金、修缮费用市、镇、户分担比例、公共设施(停车场、候车亭、入口等)和风貌打造的建设费用市、镇分担比例等。目前,戴豪故居、戴家里、谢家里、陈泰祥、春和里以及应立昌(海峰印刷厂)这6个点修复已基本完工。解元路至莲池路现代房屋的立面改造工作已完工,部分木屋修缮已完成。温岭街汽船码头项目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今后,温岭街景点将与附近的洞天福地、千年古寺等景点串点成线。”温峤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景色之外,温岭街如今正在大力发展文化特色产业,弘扬传统,传承文化,让游客走进来更能留下来。

“有一个四合院,如今已有团队进驻。”该负责人介绍,对于进驻温岭街的商业团队,书画、茶叶、乐器、手工艺等都将是发展方向。

振兴产业,才能真正让日益完善的温岭街“活”起来。

这一年,老街焕发生机。新一年,期待温岭街走上蓬勃发展的大道。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千年历史古镇「新春走基层丨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织千年古街活过来了」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