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西郊的蠡湖,五里湖,经政府几年的大力打造已经成了最大的免费公园。这里环境优美,有山有水,风景秀丽堪比杭州西湖。但欲把蠡湖比西湖,总感到少了些什么,缺的历史沉淀——是人文景观啊。其实,原蠡湖周边旧有的著名建筑(庙宇道观,名人故居等)也蛮多的,只是在近几十年时间里没有重视保护才慢慢消失了的。回想起来,总感到好可惜。近日有闲,便把蠡湖周边旧时一些有名的建筑回忆一下,记录下来,供有兴趣的网友做趣谈。如有说的不对的,请指正,漏掉的请补充。按一路公交线路从蠡桥开始说吧。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蠡桥北堍,原有一个很高的土墩,传说是范蠡墓,高约二十多米,在建造湖滨路时平了。蠡桥西边的梁溪河中也有一个土墩,叫西施墩,传说西施被扔进太湖淹死后漂浮到此,时人就地水葬,河中建墓。后来修航道时清理掉了。蠡桥南堍有一亭子,全用金山石筑成。浑然一体很美,供路人休息歇脚之便。是西园弄袁岳翔(伪乡长)出资所造。北桥与中桥之间,有一只全木头亭,是陈逸勤所建,陈是上海报关行老板,为家乡做善事。中桥三角垱中间的亭子叫胜利亭,是抗战胜利后(四六年)秦宜成所建,秦为当时无锡县参议员,也为乡民做善事。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老中桥是一座环形石拱桥,有点历史了。西堍有关帝庙,常年香火旺,有庙祝管理。东头有一名居‘翠云居’,据说房主曾建造虎丘剑池。再往西两里地是小天竺,也有凉亭,原来应该是庙宇,但后来为了办学校,拆了重建成一排清水洋瓦的教室——中桥小学。附近大娄村,有蒋大王庙,有戏台。传说此人是个见义勇为的热心汉子,每当蠡湖风高浪急有人遇难,或湖匪打劫村舍时就不顾一切带人前往救人。故后人立庙祭祀。后被改作大娄村小学。再往西还有一个浪滩庙,也有戏台,隔开马路的对面,还有石条作成的观戏台,祠庙供的老爷据说是保护蠡湖中行船安全及农业丰收。庙的南面就是五里湖,夏天大水,刮起南风,一片白浪滔天,排山倒海。冬季水小,就露出一片场地——庙场。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庙的东面就是东林精舍,住着一个和尚,人称东林和尚,有人还看见他似乎藏有手枪呢。据说,解放前,汤恩伯到无锡曾与东林和尚同车游览五里湖,由此就有传说东林和尚资历很深,大有来头。又传,解放后,粟裕路过无锡,又传东林和尚也陪着一起去鼋头渚的。但是该和尚解放初年神秘消失,不知所踪,成了个谜。这事直到多年之后,一次与几个老人扯谈,偶尔提及时,一位在派出所退休的老公安说:‘我也是听说的:潘杨案(潘汉年杨帆)你们是知道的!,那个东林和尚是潘杨一路的人,都懂得的,不要说了吧。’因为好奇,大家都要想听。于是他又说: ‘二七年,革命失败,组织失联,为了自保,有些就遁入空门,以迷信职业伪装,实际还为革命做事。东林和尚可能就是这样的人。有学问的人,参加革命时,为了家人的安全,与家庭是‘断绝往来’的。做的事,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对自己的身份更是‘守口如瓶’。(甚至有的就干脆不成家,地下工作,视死如归的人,干情报的,都单线联系啊),所以没人知道他真实身份的。因为工作特殊,与各种人都接触。国民党方面的人,日伪方面的人等,而且都是大官呐,潘杨出事了,他是一路上的人,会不牵着么。’‘后来呢?’‘组织处理的事,就谁也不知道了’。(他说他也是听人家说的,但听得人都心中有数啦)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庙的西面有翠仙庵,庵中有尼姑,庵后有几间平房,开着卖香烛及其它物品的小店,人们称那里叫庵后店。往西就是青祁村,一条石板路的旁边,一株桃隔一株柳。春天来到时,桃红柳绿。路边还有桂花厅,荷轩,茶馆,小卖部等建筑,被人称为青祁八景。通往蠡园的路上,有一座砖牌楼,上面有南堤春晓四字,背面是湖山胜境四字。牌楼以北就是王禹卿先生义捐的青祁小学,洋瓦清水墙的日本式的教室,在当时西郊众多的小学中,它是建设得最好的学校。(热心办教育的还有好多人,例如西郊大潘巷商业老板张育明,张叔平两兄弟,捐出自己的房子,开办尚德小学,现在蠡湖中心小学前身)。小学右旁是王禹卿开的药店,经营中西药。据说穷人如买不起药,也能免费给。药店右边是王禹卿故居,由于解放了,房子仅造了一部分就停建了。后被作为蠡园派出所办公所用。王禹卿后人王亢元,文革后还回家乡,捐给蠡园一笔钱,用作蠡园旧有景点维修和保护。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蠡园西边的园子叫渔庄,是大陈巷陈梅芳所建。王陈两家是亲戚。因为人都说蠡园造得不错,陈听到后不服,发誓造的园要赛过蠡园,故渔庄又称赛蠡园。只可惜造了一半就解放,没能全部造好。陈梅芳先生不仅造了渔庄,他还是办教育的热心人。他与秦意诚(无锡油面筋的发明人和规模生产的老板)及王相楠(上海控江中学校长)等人一起,创办了无锡私立扬名中学。(现在市六中学的前身),改变了西郊没有中学的局面。造蠡园和渔庄的设计师都是青祁小学的校长虞循真,是位日本留学生。后来人民政府继续造了四季亭,及千步长廊等,把两园连成一园,就成了现在的蠡园。遗憾的是后来造湖滨饭店,拆了一部分蠡园的景观。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蠡园西去是长桥(宝界桥),附近的蠡湖中有一个小岛。唐文治先生要在此造国学馆的,并且已经造好了一排教室,去小岛的桥也造好了,上方有国学桥三个很大的繁体字。可惜抗战了,没能继续下去,后来那个地方被渔民居住,空地则做蠡园的苗圃。再后来由于要造新长桥就把国学桥砸了,住在里面的渔民也安排去了别处。现在那里已改造成花港观鱼公园,里面造了别墅,一般人不得进去。长桥北堍,原有一个长方形的风雨亭,是附近徐祥巷人徐宝富出资所建。徐宝富在荣老板手下做经销,发财了就做点善事。(旧时人迷信,认为赚钱就是把别人家的钱拿来放到自己的口袋里,是作孽的行为,故赚钱了都要烧香做善事,消孽障)。可惜该亭毁于文革破四旧。在徐祥巷,以前还有一幢五开间五进的大房子,是光绪年代所造,人称‘浇炮里’,相传清朝末年,李鸿章在南京办洋务设造炮局,但没人会造大炮筒,就贴出皇榜。那家祖上接了皇榜,造出了大将军炮筒。皇上知道后大喜,赏了黄马褂、三品顶戴及银元,于是造了大房子。我小时候进去过,那大厅里挂着那个身穿朝服头戴花翎清代老头的彩色画像,可惜在文革时烧了。如今那间大房子也拆迁没了。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长桥西堍是宝界山,,上有湖山草堂,有一块湖山歌碑。先是改作宝界小学,后又做宝界村生产队的蚕室。湖山歌碑移到鼋头渚,一个古建筑就这样完了。往北两百米就是茹经堂是唐文治先生七十大寿时,他的学生们为感谢恩师栽培,集资所造的别墅。六十年代我还看见在每年暑假有上海来的人住在里面的,现在是唐文治纪年堂,有时对外部开放。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茹经堂北去,就是充山陈家花园,也是大陈巷人叫陈仲言所造,因经费不足,造造停停,直到解放仅造了一个聂耳亭,一条花径,栽了几棵树,后被鼋头渚做苗圃。现在的规模是八十年代政府所建。里面原有的一个大坟也平掉了。陈家花园旁还有郑家花园,是郑明山老板所造,也是一个没建成的花园。再往北就是鼋头渚后门,有一牌坊,上书太湖别墅四字(现在还在),是王昆仑父母双寿庆时造的,故牌坊背面写‘齐眉芳径’,牌坊下面地上有‘松柏同春’四字,该路直通王家别墅七十二峰山馆,万方楼。王家别墅近处就是何公馆(不知现在可在),是国民党要员何应钦的别墅。当年王,何同在国民党革命,有过交情,故他们的别墅相邻。王昆仑父子后来都加入共产党,父亲王心茹是天津的第一任公安局局长,儿子是国家政协主席。鼋头渚的广福寺(寺内除菩萨外,还有一些文物,原来在军嶂龙寺的‘大圆满觉匾’也移来此寺了,前三个是红字,后一个是黑字。据传,鼋头渚广福寺造好后,第一个剃度出家的和尚是一个军官,厌烦打打杀杀,决定削发为僧,把自己所有节蓄,投入寺中,吃素念佛,以免去人生众多烦恼。后成为广福寺住持。这个事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一个实例),澄澜堂都是杨翰西所造(杨是无锡商会会长),寺旁边建了陶朱阁,供做生意的人祭拜求财,下面是飞云阁(曾改为劲松亭),是看太湖最佳处,内有茶水提供。南边是太湖别墅碑亭,内有湖山歌碑(可能是从湖山草堂移来的)他还造了花神庙,鼋头渚灯塔(为太湖中船导航)。长春桥旁边有‘旨有居’。杨是开发鼋头渚最早最多的人。(旨有居,翠云居,和高子水居是五里湖沿岸的三大名居)。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由于河流的东西向,故西郊南北路很少,唯一就是经西园弄摆渡到河埒口一条路,此路没有建完整,有的地段是弯弯曲曲的田埂。在摆渡口南有南溯亭,北有北溯亭,供南来北往的人舔休等船的。西园弄附近有新庙殿,规模较大,主殿的神像据说是西楚霸王项羽,与他同坐的是虞姬,傍边站立的是亚父笵增。据说项王心系百姓生活,百姓有事相求,总是热心肠,立马帮助解决,所以香火很旺。我想如果在刘邦时代,会允许给项羽立庙?估计后人对项羽印象不坏,所以后人还是给他立庙了。里面还有玉皇殿,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东岳大帝,八仙等神像。还有戏台。大殿前有粗大的灵杏树。虽说是民间的野庙,但估计祠庙也有点历史。可惜后来都拆迁没了。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现在西郊已经完全城市化了,所有的老村旧巷已经全部拆迁消失。我以上所说,都留在老人的记忆中,可见以前的有钱人并非像我们后来的人想象的那么坏。那时有钱的人也做好事善事,这点,我们不能否认。蠡湖风景区的雏形就是他们打下的基础,西郊的教育基础也有他们努力。我把它写出来,就是想能否成为口口相传让后人知道,原先的西郊并非一张白纸,老辈头的人,也是想有所建树的。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西郊这个地方,流传着九弄十三边、三庄四岸头之说。什么意思嘛?我问过爷爷(爷爷是清朝人),爷爷说:九弄就是西园弄,陈施殷弄、陆典桥弄,田狄三房弄、十三边就是夏家边,陶家边,徐家边,黄家边,朱仝边、三庄就是浦顾庄,胡田庄、四岸头(陆地与水面交界处的村子谓岸头)惠岸头,许岸头,青祁岸头,孝岸头。我听后对爷爷说,除四岸头能说齐,其它不对啊。爷爷说他也不知道了,可能是年代久远了,地名后来变化了吧。直到我家房子拆迁,在墙头发现一块条石,上有‘玖壠拾邊山海镇’几个字。(有老人告诉我说,山海镇是造房子的镇石,犹如泰山石敢当的作用。)我查了字典,壠,田埂也,邊,岸边水边之谓也。由此我推测,西郊这片土地开发的年代并非历史很久。可能开始时就九条田埂和十三条小河浜,三个稍会大点的村子,还有四个邻水的岸头村。我上中学时曾与同学一起观察过很多像样的墓地,发现最早的墓碑仅是明朝崇祯年代,而且很少。我观察过很多老村,发现最老的房子也是明代造的(明代的房子很好认,屋檐只有一米八左右。清代的房子比明代的房子高,而且很多有马头墙。民国年代才出现楼房)我还看过好多个老村的大树,最大的树也就三百来年。分散在各地的祠堂庙宇,桥梁字碑也没有超过明朝的。这些现象都说明这片土地大概是明朝开发的,也许明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后来一些船民在这里开河造田,才慢慢地有了村子,有了居民。(四九年以前,很多人家都有船也说明了这点。后来看了几姓的家谱,的确没有早于明代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说这个地方历来经济欠发达。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爷爷说西郊是个水墩,长毛打进无锡城时,也没到这个地方,可见多穷了。土改时有了十亩地的人家就是地主啦。文化更落后。在历史上的科举考试中,仅在清朝考出了一名秀才,就是后来担任尚德小学校长的蒋绍僧先生。做官最大的也只是乡里办事的相当于现在的文书(这在一些家谱中都有记载)。那么这个地区的人是怎样生存的,后来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有钱人家,出了那么多的小老板的呢。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西郊在清末民初就出现人多地少的现象,但恰好由于上海在近代的崛起,沪宁铁路的开通,解决了西郊人的就业。从民初到五十年代初,这里几乎家家都有去上海所谓学生意打工的。平时的开销多是上海汇款,乡下的田,有父母或妻子料理,一旦失业回家饭总归有的吃。西郊人在上海主要是在铁匠店,饭店,或纺织厂做。他们省吃俭用,一旦有了一定的资金,就想方设法自立开店经营。有些胆子大的,把乡下的田产变卖或典押后开店做老板。发财之后,不忘乡里,都能回乡做点善事。西郊的众多小老板都是那时奋斗出来的。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三七年,淞沪大战,冯玉祥的指挥所就设在鼋头渚,日本飞机轰炸,把长桥炸了,战争稍停,荣老板立马修好了,保障了百姓的通行,可见老板也做好事啊。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发生在当时的另一件事。(这里发生的事也很多,就此也说说。)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淞沪战后,日本兵很快占领无锡,刚刚建成的蠡园也驻进 了日本兵。(日本人在蠡园办起疗养院)他们找当地的乡绅说,为了要保障日本人的安全,要把周边的村子统统烧掉,把人赶走。怎么办呢?跟日本人话都说不通啊。就在此时,大陈巷的陈春波先生挺身而出,我去跟日本人说。陈春波先生是在日本做绸缎服装生意,他把本地的本色丝绸带到日本,做成和服。据说他有一手绝活,能直接用染料在服装上画出日本人喜爱的花样图案,这种画衣特受日本人的欢迎。陈的妻子在日本开理发店,做的发式也得到日本人的好评。据说连天皇夫妇都光顾过,天皇很满意,就奖励了一张诏书,上面有天皇亲笔写的:见诏如见朕。盖了玉玺。(可能原意是叫他们念念不忘天皇吧)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陈先生带了诏书与众人到了蠡园,向日本兵出示了诏书,说要见他们的头。那日本兵的头人一看诏书‘见诏如见朕’及天皇玉玺,吓得立即摆好香案,恭恭敬敬供上诏书,所有日本兵齐齐跪下磕头,恭请陈先生指示。陈先生对他们用日语厉声说:不许烧周边民房,不许骚扰周边百姓等,那些跪地的日本兵一声声‘哈伊,哈伊’地答应。他们以为是天皇的特使呢!由于陈春波这一举动,使得西郊居民免受日本兵的蹂躏,一直相安无事。日本投降后,陈先生又外出做生意,以后不知所踪。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据老人讲,日本人来了之后,几乎所有的村巷都以抗日的名义,成立了自卫团自卫队之类的组织,主要是维护村巷的治安,防日本人,防土匪强盗。最大的自发的抗日组织是顾福兴的锡南游击队。据老人讲,顾福兴曾经想打驻扎在蠡园的日本人,后来实地看了一下,发现蠡园围墙架有电网,里面还有铁栏杆,门口有碉堡,湖边还有碉堡,荷枪实弹的士兵有一个排,还备有机枪,防备森严。再看看自己,背的是打猎的火筒,大刀之类的武器,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就打南桥的日本兵。因为南桥只有一个班的人。顾福兴他们乘小船躲在五里湖的芦苇中,到黄昏时分出其不意的打死了两个站岗的日本兵后,迅速上小船走了。日本兵看了也无可奈何,因为天黑,什么也看不见。再有一次,就是日本人在鼋头渚开什么会议,让顾福兴知道了,就派了一个人,从山里钻进去,也是打死了两个站岗的日本兵后,钻进山里跑了,日本兵不认得路,不知虚实,也不敢追杀。西郊在日本占期间,总共打死了四个日本兵。但后来日本人知道了是顾福兴的锡南游击队干的,所以组织兵力去围剿,烧了许舍,还杀了人。顾福兴一帮人翻山从白茆乘船退走马山,又给日本人知道,于是又去马山围剿,就发生了马山血案。顾福兴又从马山乘船退到了宜兴,找到了新四军,但是他受不了军纪的约束,就自己跑了,一部分人在薛永辉的带领下加入了新四军,走上了革命。后顾福兴不知所踪,谁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还有一个令人想不到的事不得不说。 翠云居里一直住着的一个尼姑叫苏小妹,还俗了,移居高车渡。而且每月都有民政局发给她三四十元的生活费。文革前后,我常见她带领了一帮老头老太搞文艺宣传活动。一个尼姑变成了文艺宣传积极分子,而且讲话说理都像个革命干部的样子,令人不可思议啊。我好奇地问派出所的人,那个老太是怎么回事。派出所的人告诉我:不要小看她,她是无锡最早参加革命的人呢。她与秦起一起闹工潮,后来赴上海转入地下,与王明认识,一起到苏联上莫斯科劳动大学,是该校的第一期毕业生。据说她的丈夫是托洛茨基呢。派出所的人说,托洛茨基被打倒后,流放西北利亚,她就回国,不知怎么地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没法就到尼姑庵做了尼姑。派出所的人告诉我说,后来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碰到了以前一道革命的同志,那人已经是高级干部了,出来为她作证。去中央找了帅孟奇大姐。终于证实了她的身份,承认了她的革命经历。每月的生活费是中央组织部给的呢!派出所的人还说,后来文革期间,还因为她与王明有关系,与托洛茨基有关系,就说她是托派分子,遭到造反派的斗批。你别看她土头灰脸一个农村老太,一口俄语讲得好着呢,大学生也不如她。“那么再后来呢”我好奇的问。由于她对自己的身世守口如瓶,谁也不知她的亲人在哪。再后来,她认了个女儿,是漆塘人,就迁居漆塘与干女儿一起,以后就不知道了。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高车渡是一条大村巷。解放后,当时苏南行政公署就设在这里。管文蔚等一批领导人就住在该村的农户家里,大约有两三年吧。后来苏南行政公署变成了华东局,迁到上海。与苏南行政公署同时在的还有公安干部培训学校,就办在胡姓祠堂里。为刚解放的苏南各地培养了一大批政法干部。后来也随之迁到上海,改名为上海政法学院。与该校相邻是养蚕公司,老板是城里人姓尤。养蚕公司主要是供应蚕种,另外提供种桑养蚕的技术指导(据说免费)。有一排二层楼的教室,据说管文蔚的夫人曾参与管理,后来并入钱桥蚕种场,房子被长桥村里公用。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还有几件印象特深的事, 日本人走后蠡园住着一个外国白人老太,她养着一只会说话的大鹦鹉和一只狼狗。五四年发大水失足淹死。听人家说:‘她是下雨天去河滩捞取鱼卵失足滑下河,当时没人看到才淹死的’。‘下雨天去河边捞什么鱼卵呢?乡下人都不解。’可能是政府出钱给她买了棺材,找本地人将她埋葬,本地人把她按放在枯坟台,一棵青枝绿叶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朴树下,就在蠡园大门对面的高岗上。说如果今后她有家人来寻,也好容易找到。她是哪国人?为何孤身一人长期住在蠡园?一直是个谜案。过了很多年,后来一位知情老人告诉了我。原来这位外国白人老太太是英国人,她是淡水鱼养殖研究的专家,因为无锡养鱼鱼池多,蠡园里面也都是鱼池。解放后她就坚持留在无锡。据说她对养鱼很有见解,估计有专著。也许无锡因为有了她,所以中国水产养殖研究中心才设在无锡的。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解放初期,长桥曾发生一起集体自杀的事。十六个人都用红绿丝带互相扣住投湖而死。最小的是个女孩,大概十八九岁的样子。传说都是一guan道的信徒,是为了成仙。当时我很小,看到后吓得不得了,第一次感到鞋教的可怕。七十年代,西五里湖围湖造田,在靠近长丰村苏家渚的湖底发现五口水井,是用弧形的大砖围成。亲眼看到长丰村的一个农民,在其中的一口井里挖到一只铜质吊桶。(因为当时没有文物概念,估计很快买到废品收购点了)湖中为何有此物,难道五里湖也有过沧海桑田的历史? 现在的西郊,老村旧巷都已拆迁,已建成完全现代化的蠡湖新城,焕然一新。故村旧址已无法寻觅。一个外国人看到蠡湖新城后说:这是画出来的城市,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是啊,蠡湖新城本来就是按设计建造,能不漂亮吗……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无锡的西边是什么地方,锡城事件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