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漳州东山县铜陵镇

有一种古老技艺在民间

传承了600多年

叫刻“网梭”,民间俗称“刻网穿”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是一种织网的工具

它凝聚了一代匠人的精神

也折射出一代织网人的记忆

如今

这种古老技艺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传统技艺刻“网梭” 刻出织网人的时代记忆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东山岛先民以海为生、靠捕鱼讨生活,600多年前,用来织网的网梭和刻削网梭的技艺应运而生,传承至今。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在铜陵镇卢良贤的铁艺加工厂,卢良贤向记者展示了刻削网梭的技艺。只见他在一支竹片上进行削、刻、锯、挖,先削梭尖,再刻内槽,又挖底凹,最后把表面削光,一支网梭就在他娴熟的刻削中完成了。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卢良贤告诉记者,母亲和姐姐是织网能手,50年前,父亲卢金城空闲在家时经常帮母亲穿网梭,发现传统网梭在绕网线的时候容易折断,于是父亲便创新刻网梭技术,将传统网梭的中间刻槽和梭尾内凹都改成了圆弧形,缓解网梭在绕线时产生的引力。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卢金城改革刻网梭技术获得成功,得到广大使用者的认同。很快,卢家“刻网穿”名气传遍铜陵。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卢家刻的网梭成为东山岛网梭知名品牌,来东山港泊船的台湾渔民每次购买都在300—400支,连广州、上海、新加坡客人到东山岛,也慕名而来购买卢家网梭作纪念。卢金城的儿子个个也学会了“刻网梭”新技艺,还将其发扬光大。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卢良贤:人工织网最多的时候是在1967年、1968年,从这个阶段开始到70、80年代手工织网很盛行,到90年代开始全部被机制的鱼网代替。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很快,人工织鱼网越来越少,网梭的销量也是一落千丈,只有补网的时候才会用到网梭,而一根网梭零售价也才一两块钱,根本维持不了生计。所以,卢良贤兄弟几个纷纷改行。卢良贤说,这门手艺凝聚了父亲不少心血,如果就这么失传,确实有些可惜。但作为一种工艺,还是想把它传承下来。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如今,卢良贤闲暇时还是会刻点网梭送给亲戚朋友用,卢良贤告诉记者,别看小小的一根网梭,大小分十几种,最小的网梭只有4毫米宽,刻内槽时,须屏住呼吸,否则很难刻削成功。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一根小小的网梭凝聚了

一代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记忆。

工艺不分大小,

匠人的精神值得致敬!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在传统技艺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当下,

古老技艺不单单是岁月生活,

更是手工艺人关于传承的坚守。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漳州东山民俗,福建漳州非遗大餐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