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神木垒,西藏神木垒

名不见经传的宝兴,当你亲自到了这个地方以后,风景、风情,不知从何写起,红叶、藏寨、石雕、草甸、雪山泉水、峻峭峡谷,还有庙宇、荞麦粑等等。

这次宝兴之行,记忆最深的不是东拉山,因为那天的天气雾罩罩的,没有显现出东拉山“大峡谷”的雄壮与气派,而是第二天去的“神木垒”。

如果说我们第一天去东拉山是天公不作美的话,第二天可谓佛主巧安排。头天晚上的大风把天上的乌云吹了个精光,第二天一早万里无云,令我们无不惊喜,随之而来的一个个景观让我们欣喜若狂。我们住的山下面天还没有全亮,而山顶的部分已经被太阳照射得金光闪闪。我们慌忙向神木垒驶去。

宝兴县神木垒,西藏神木垒

天,蓝蓝的,空气清清的,看不见一丝尘埃,长期生活在外面这混浊的空气的人到了这里,无不心旷神怡,加之我们昨晚住在庙里(旅店已经满了,能住上庙宇还算我们运气好),有一种被神“洗礼”过的感觉。两岸山上的美景让我们目不暇接,天空、雪山、阳光、红叶相映生辉,使我们这些“摄迷”们情不自禁地停下车来,端起相机,恨不得把这些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时间不允许我们耽搁太久,“神木垒”才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只能依依不舍,到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取”。

宝兴县神木垒,西藏神木垒

汽车在蜿蜒的峡谷盘山行驶,突然眼前一亮,一座大坝巍然出现在眼前,上百米高的大坝造就了一个数百米长宽的水库,远处,蓝天下的雪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再往近看对面山错落有致的藏民区,脚下碧绿的水,翠绿的树林加上亭子,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展现在眼前。我敢说,每一个摄友一定在这里停留,一定在这幅画的面前按下了不少快门。

当我们沉醉在这美丽景色的时候,前面一号车的摄友们通过步话机催我们,说他们已经到了硗碛,叫我们赶快,只好依依不舍前行。景色越来越美,公路两边的红叶像一群群阿娜多姿的少女,迎接着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在风、在阳光的烘托下,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含羞遮面;簇簇不同层次的红色,点缀在绿水间、蓝天下,像锦缎,像油画,使你感到“江郎才尽”,搜肠刮肚也无法用语言表现出它的美丽。

如果说姹紫嫣红红叶的是热情奔放的话,转眼间呈现的则是纯静。硗碛,我们这次采风的目的地,以乳白色为主基调的藏族风格的建筑群,在一面面幡旗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而庄重。这些藏民住宅虽然是新建,但作为我们第一次进入藏区,感到十分的新奇。白色的墙,鲜红的柱子,有的柱子上还偶见看不懂的藏文。令我们不解的是,原来在电视上看见的藏族幡旗只看见它的颜色,走近一看才知道上面还印有经文。遗憾的是来去匆忙,幡旗上的藏文是什么内容都没来得及打听。

宝兴县位于汉藏交界、多民族的地方,“硗碛”则是这个县唯一的以藏族为主的自治乡。“硗碛”的读音,开始我们按照汉语拼音的标准把它读作“撬齐”,但当地人却说成“摇矶”,入乡随俗,我们也把它读成“摇矶”。硗碛有“石头砌成的地方”之意,仔细观察,除了我们眼前看到的新建硗碛乡所在地外,对面山间的旧藏族住宅主要以石头为主。旧硗碛藏寨原来在沟底,因为建水库后将其淹没,才又重新在山上新建一个藏寨,不过新藏寨已经没有了旧石寨的原始,现代材料砖和水泥代替了原始的石头。在网上看到的硗碛旧寨的照片,是那么的古朴,那么的具有民族风情,可惜它消失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历史文化显得何等的无力,不少急功近利的所谓“现代文明”虽然能够体现它眼下的价值,但它对历史的功过只能让时间去评说了。

硗碛最大的亮点——神木垒,在新藏寨向左往上。进山的大门向游客敞开着,但要支付三十三元大钞才能进去。搞不懂当地政府为什么定个33元的价格,是合理评估、巧合、还是有其他奥秘?说来有趣,山门建在小河沟的对面,用厚铁板铺的桥,走在上面哐啷直响,只把铁板一抽,车辆就无法过去。大门由几根木柱组成,横梁上由24条幡旗分两边将“神木垒”的牌匾装饰得五彩斑澜。

进了山门向上,两边毕直的松树林,右边名叫“天生泉”的小河穿越在林中,流水潺潺,松涛声加之泉水叮咚声,像小约翰.斯特劳斯的乐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细细入耳,让人如痴如醉。公路上,游人如织,汽车与藏民组成的马帮来往穿梭,演益着城市喧嚣与大山宁静碰撞的交响曲。藏胞中除了马帮,还有老人、小孩,他们的服装,五颜六色,他们的神情,和谐恬淡。当我们的相机对准他们的时候,表现出善意的默许。尤其是有的藏民牵着马请你骑马(骑马当然是要出钱的)遭到谢绝时,他们脸上没有半点懊恼,而是微笑着离开。作为作为中国几个大的少数民族之一的藏族,表现了这个民族的文明与友善。

无歌不成席和好客是藏胞的特点。第一天晚上住宝兴,听得餐厅内传来阵阵歌声,我好奇地前去观看,只见十几个藏胞好像在给其中一个人做生日,歌声而起频频举杯,我征得他们的同意准备照几张相,他们不仅非常爽快的答应,而且一个个向唱着歌向我敬酒,把我整个下不了台,我再三表示歉意不会喝酒,他们说哪怕是沾一点点也行,没办法,每杯酒沾也一点连忙照了几张相落荒而逃,回到宿舍,不知是藏胞的热情还是酒的原因,已是半醉了。

从神木垒大门上行约两公里,游人只能徒步行上山。我们到达大约10点过钟,已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上山的,下山的,公路终点已车满为患,只能靠路边向后延伸停放,好似一条长龙。因为是游人必须在此地下车,也成了藏民挣钱的好地方,马帮自不用说,有卖烤羊肉、土豆等小吃的,有卖藏族风格衣物首饰的,有卖当归、三七、魔芋、竹笋等土特产的。

过一个小桥就开始上山了。路虽然陡了点,但全是由石头砌成很规则的梯步,稍微险要的地方都有木护栏,处处体现了硗碛的“石”和神木垒的“木”的特色。行进于千年的灌木林,缕缕阳光冲破树枝,射出一道绚丽的光柱,两边的栏杆上随处可见雪白的哈达,给游人以温暖和吉祥。路越来越陡,向上望去,看不见顶,梯步向上延伸就是蓝天,前面的游人仿佛走在天路之中。

宝兴县神木垒,西藏神木垒

正当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眼前豁然开朗,一片草甸展现在眼前,像走进了神话中的仙境,这就是神木垒。

宝兴县神木垒,西藏神木垒

美丽的神木垒.似一块彩色的锦缎,按照藏民族对佛的崇敬,因此把它说成是佛主平坦在山中的一个手掌更贴切。草甸三方开阔,如一把椅子坐西向东,与西方佛主坐的方向一致。南面、东面、北面山顶雪山绵连,从雪山向下看起,山峦起伏,由远到近,上帝的神手把大自然描绘得赤橙黄绿青蓝紫,各领风骚,分外妖娆。 草甸上,藏族幡旗群,迎风招展,涓涓细流把草甸润湿得绿草青青,野花朵朵。若干枯树或立、或卧在草地上,更有几个由朽木及老树兜砌成的木堆和木屋形成独有的风景,木堆或木屋傍身穿藏族服装放马的藏族姑娘尤如锦上添花,使你突然省悟,啊,这就是神木垒的“神木”所在。眼前仿佛是摄影大师王建军《西部风光》的再现,连忙对着木垒、以远处的雪山为背景按下了快门。其实草甸在以前见过几处,黑竹沟的山顶,武隆的仙女山,他们不如神木垒美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雪山,没有红叶,没有藏族幡旗,没有美丽的藏族姑娘,更重要的是没有木垒。漫步在神木垒的草甸上,会让你心灵洁净,没有了尘世间的烦恼,尽情地享受这人与自然的和谐、快乐。虽然时间短暂,但八方游客、摄痴影迷们不辞辛劳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享受这一刻的快乐么。

宝兴县神木垒,西藏神木垒

神木垒为何叫神木垒,没来得及打听,其实也不难解释。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藏族把死了人的理解为升天和成了神,因此,那些朽木和枯树也同人一样,升了天和成了神,自然就称为神木,这也许是藏民族爱护和尊重大自然的体现吧。

神木垒,人间天堂,给人以太多美丽的记忆。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宝兴县神木垒,西藏神木垒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