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首当其冲,迈入乡村振兴新时代

乡村振兴首当其冲,迈入乡村振兴新时代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三农”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描绘出了乡村振兴发展蓝图,令人振奋、让人期待。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定要汇聚更强大的力量。要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增强乡村活力,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推动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新的一年,我们要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要选派优秀干部、吸引各类人才到广大乡村发光发热,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全社会建设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没有哪一段路程可以一帆风顺,没有哪一个梦想能够轻松实现。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发展短板,更要在农业科技上发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昨天尚未走远,明天已经到来。2021,乡村振兴之路已经开启。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在三晋大地上,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篇章翻开了新的一页。

★关键词 巩固脱贫成果

龙头带动 增收不愁

数九寒天,冷风瑟瑟,位于榆社县的山西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机声隆隆。室外,一辆辆农用三轮车在库房前排起了长队,农户们这头按订单把谷子售卖给五福公司,那头又与五福公司签下下一季谷子的收购合同。

“2019年,我家种了9亩谷子,除了自家留下食用的以外,全部按合同卖给了五福公司,得了将近8000元,家里的日子一下宽裕了不少。”河峪乡西周村的贫困户吴润生对记者说,只要和五福公司签下合同,按规定的方式科学种植谷子,五福公司就会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4元的价格收购。他笑着说:“2020年我的谷子获得丰收,收入比上一年多。”

山西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生产的“河峪”牌小米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是“山西省著名商标”,产品畅销省内外。

近年来,在龙头企业带贫益贫实践中,五福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的谷子种植合同中,约定了种植面积、管理方式、收购价格等,其中收购价格采取保底合同价和市场价相结合的原则,市场价高于合同价时,收购价高于市场保护价0.4元/公斤进行收购,极大地保证了贫困群众收益。

五福公司按照“公司 合作社 科研 基地 农户”的模式,以云簇、河峪、北寨三个乡镇为主,采取订单模式,与贫困村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1.7万亩,并免费提供种籽、有机肥、技术培训等。2019年带动343户贫困户种植谷子,收购贫困户谷子307吨,贫困户因此户均年增收3805元。五福公司董事长王建福说:“和农户签订谷子种植合同,既保证了小米的营养和品质,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防止了贫困户因市场风险返贫,给他们吃上了定心丸。”

省扶贫办产业站站长张临阳: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主体,内联农户,外联市场,是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力量。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结成紧密关联、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可带动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治返贫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乡村建设行动

村美民乐绽新颜

走进长治市屯留区余吾镇坪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平坦的街道,一排排宽敞整洁的房屋矗立在道路两旁,路灯、文化广场等硬件设施完善,呈现出一种生态安适、人文宜居的幸福之美。

“我们村现在街边绿树成行,改良后的新厕所干干净净的,没有臭味儿。感谢党和政府,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惠民好政策,还给我们送来了干净文明的好生活。”村民郭忠奇感慨地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惠及千家万户的工程。2018年,一项旨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上党大地高起点、高标准、快节奏推开。长治市深入推进拆违治乱、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个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同时,以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为着力点,全力打造整洁亮丽、秩序井然、环境优美的乡村新面貌,并逐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屯留区丰宜镇西夏旺村村民张保庆兴冲冲地演示自家不用水、自发酵、无异味的生态环保智能式方便器。“以前村里条件不好,大家在院子里边儿挖个坑、搭个棚子就是厕所,气味难闻不说,夏天蚊虫赶不尽、冬天又冷得要人命,遇到下雪天气更是发愁上厕所。现在,我们村的每一户村民家中,都有这般干净的卫生间,我们的生活品质一下子提高了!”张保庆说。

如今,一条条平坦的康庄大道,畅通了乡村田野;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流入寻常百姓家;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农家别墅,欲与城市楼房“试比高”;一串串丰硕的果实,富裕了农民的口袋;一阵阵欢声笑语遍及乡野……一大批美丽宜居乡村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省广袤的田野上。

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赵旭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我省也应促进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乡村集聚,分类推进乡村建设,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焕发土地新活力

“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是商量村里明年种啥?种多少?”“肯定得种谷子。稳稳挣钱,供孩子上学、买楼都不愁。”……2020年12月28日一早,大同市云州区吉家庄乡瓮城口村党支部书记陈纪新就和村民们商量新一年村里的种植计划。

实施有机旱作以来,瓮城口村的谷子不仅有了“西河坊”“吉家农庄”两个品牌,还在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如今,借着大同市推进桑干河流域10万亩有机旱作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瓮城口的谷子加速发展。“现在我们种谷子,政府除了筛选最佳品种外,给补贴又提供技术指导,大伙儿积极性非常高。2019年村里种了1000亩,2020年就涨到2600亩。”陈纪新介绍。

为促进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大同市力推有机旱作,通过农技集成技术运用,创建核心示范片16个,样板区34个,建立中国农大有机旱作工作站和4个科研试验基地,进行有机旱作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研发推广与科技示范,带动全市有机旱作农业向纵深发展。瓮城口村便是受益村之一。全村5700多亩土地多为砂质土壤,保水力差。实施有机旱作以来,全村核心片谷子连续两年亩增产100公斤-150公斤。“现在从种到收都用机器,三利公司还和村里签合同,按一斤3.2元收。我种的20多亩就有5万多元,比过去强太多。”村民陈扩仕高兴地说。

有机旱作带来瓮城口村的改变,也激发了瓮城口人奋斗的信心。“新一年,我们计划种植2000亩谷子、2500亩高粱,争取让大家收入翻番。”陈纪新自信满满。

山西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黄桦:

我省发展有机旱作有利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村生态安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有机旱作应立足“优”字,突出“特”字,严格落实地力提升、结构优化、合理布局、融合发展、生态保护等措施,以增强农业抗旱能力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强化旱作良种、农技集成、农机配套等关键技术,着力把山西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同时,政府层面应强化政策支持,将有机旱作农业列入任务清单,统筹财政资金予以支持。

★关键词 特优战略

现代农业再谱新篇

“我们要把藜麦做成一个未来的主粮,让更多的老百姓从种植中得到实惠。农谷正在启动的食品谷,计划利用1万平方米的场所进行藜麦的粗加工和深加工,藜麦的全产业链就可以全部落地到农谷”。迎着新年的曙光,山西农谷稼祺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祥云也在做着自己的新年规划。

藜麦因为极富营养而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然而该作物耐热性差、产量低,致使广泛种植推广受到很大制约。稼祺种业有限公司经过10余年的种植试验,成功培育出10个优良品种,实现了藜麦在全省范围的推广试种。

借助着科技的力量,藜麦正在成为我省农民增收致富的宝贝,也成为我省“特”“优”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包括旱作先锋稼祺藜麦研究院在内的中科院智能农机农谷实验室,谷子研究所、通正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已在农谷相继建成,这些科研院所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在有机旱作机械化、良种繁育、有机产品认证等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在山西农谷科创基地稼祺藜麦研究院,已经积累了3200种藜麦种质资源,建设了我国最大的藜麦基因库。

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二级调研员王圆荣: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指出,“山西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气候多样,这种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牢记总书记嘱托,“特”“优”战略正在推动我省农业从生产型向市场型、粗放型向集约型、家庭型向融合型、数量型向质量型、“靠山吃山型”向“两山理论型”的“五个转变”。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努力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成转型发展支柱产业,山西一定能成为国家“特”“优”现代农业的新高地。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以前我这块地里摘梨的时候,路上有两辆小三轮车会车都难,田间路不仅窄而且凹凸不平,每年梨的运输都是村民的一件烦心事。现在这路一修,又宽又好走,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特别实用。”盐湖区泓芝驿镇北古村村民王世利在梨园进行冬管时说,“现在果园的灌溉也由大水漫灌变为地面微喷,每个梨树行都铺上了出水口和微喷带,不仅节水、省力又省钱,还保证了梨果品质。”

盐湖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全国优质梨果产地和粮食基地,多年来始终坚持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2019年12月,盐湖区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划定了金井、泓芝驿、王范、陶村-冯村四大片区,建设内容包括更新、维修机井,整修田间道路,铺设地埋管,安装高效节水装置等。

“我们盐湖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字,重点突出‘高效节水’和‘地力提升’两方面,把项目区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盐湖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梁英兰说。

目前,盐湖区已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26.25万亩,在建10.66万亩,走出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如田:

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我国确保粮食产能和粮食安全的新思路、新途径。高标准农田建设直接带动土地规模经营、土地产出水平的提高,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增添了保障。通过持续的改造提升,我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持续增加,建设标准和质量不断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逐渐增强,粮食产能明显提高,确保了口粮供应充足有余,实现了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增长,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种业翻身仗

“我和种子有个约会”

“我们一行七人来到了乐平镇温家庄村,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搜集到了芫荽、黑米谷、小叶烟等,中午又辗转到大寨镇阳坡村、安家沟村……”这是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2018级研究生程鹏飞在2020年参加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时写的一篇日记“昔阳:一个苏子的故事”片段。

苏子、套瓜、不里茭、芥辣籽菜、懒汉瓜……这些不常被人听到的名字,正是种质资源家族的古老稀缺品种,也是程鹏飞们在这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中的重要收获。

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前几天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要抓好的8项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

山西农业大学学生范子培告诉记者,在榆社县种质资源考察的5天时间里,自己所在的团队途经8个乡镇共收集到61个种质资源。其中,包括较多人仍在种植的杨八郎、毛谷、狗屎谷等品种。在左权县寒王乡下凹村,意外收获的圆白萝卜籽让农大学生张慧娟欣喜万分,当地农民介绍,这种白萝卜亩产4000斤左右,口感好,而且特别耐储存。

路守祯是昔阳县乐平镇温家庄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他家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里面装满了烟草、南瓜、南豆、芫荽、荞麦等作物种子,他清清楚楚地知道哪些是新品种,哪些是老品种。在每一个种子瓶中,都有一张纸条,写着种子名称和收获日期,如不里茭-2019年收、芥辣籽菜-2018年收。正是路守祯这样的农家品种守护者,阻止了部分种质资源的流失。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曙光:

当前,我国现代种业发展面临国际种业市场寡头垄断加剧、全球种业“一体化”步伐加快、现代农业用种需求趋向多元等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关注重视种业发展刻不容缓。2020年在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过程中,我们坚持“老、奇、特、抗、耐、优”原则,收集到了许多我省的珍贵品种,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翻身仗”。

本版策划:康梅芗 本版责编:王秀娟

本版稿件:王秀娟 范珍 李全宏 张丽媛

本版制图:王静

(责编:褚嘉琳、温文)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乡村振兴首当其冲,迈入乡村振兴新时代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