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七星桥在清朝以前是曲桥,后来才改为直桥。为什么要修改呢?因为池岸是曲折的,桥再是曲的,这样曲中有直、直外有曲才有美感。而且,桥贴近水面,缩短了距离,扩大了水面的视觉感,使人移步桥上,更感波光粼粼。

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桥的东北方向有一半架于水上的四方小亭——涵碧亭。涵碧亭在秦耀时原本位于锦汇漪水中央,张涟改造寄畅园时,为使水面视野开阔,将其拆去。现在的涵碧亭为秦氏族人在1926年修理水阁时改造而成,上有巨樟蔽日,四周浓荫,仍符合亭名意趣,名称袭用明万历时。池水由亭旁的廊桥下汇入惠山浜,继而汇入大运河,但廊桥遮住了尾水的去向,可谓是“来无影、去无踪”。

寄畅园二十咏之涵碧亭

明·秦耀

中流系孤艇,危亭四无壁

微风水上来,衣与寒潭碧。

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走过七星桥,便来到了“清响”月洞门,这里原有“清响斋”三间。早期的寄畅园“园门在东,进园西折,是个扉门,名‘清响’,这里种许多竹子……”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早期寄畅园园门在东侧偏北,进入后有扉门作为过渡,是造园中非常重要的“序幕”部分。“清响”取唐代诗人孟浩然“竹露滴清响”的诗句命名。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擅作五言诗,多写山水田园风光、隐居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即使是普通的生活场景也能入诗。这首诗写的是夏日水亭纳凉的情景,作者一方面抒发了傍晚在室外纳凉时清爽闲适的感受与情趣,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以及不能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怅惘情思。

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寄畅园二十咏之清响斋

明·秦耀

绕屋皆筼筜,高斋自幽敞。

时和寒泉鸣,泠泠滴清响。

“清响”月洞门前以假山作屏,透过假山可看真山,九龙山脉如从寄畅园延伸而去,直接云天,一望无垠,气魄雄伟,展示出障景与借景之妙。“清响”月洞门内为仿明砖雕古门楼,背刻“暗八仙”、牡丹花和马羊虎犬等图案。

1959年,园外面的横街拓宽时,寄畅园的东园墙西缩了一半(3~7米),拆除了临近知鱼槛的老门厅,砖雕大门北移至今址,在靠近“清响”月洞门的园墙边新建一座砖雕园门门头,门厅、二重门均取消。

郁盘廊

知鱼槛和先月榭、凌虚阁之间,以长达80米左右的沿水曲廊——郁盘廊相通。郁盘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临水长廊,取意于唐代诗人王维《辋川园图》“岩岫盘郁,云水飞动”之句,故名。郁盘廊依次不仅分布着知鱼槛、郁盘亭、先月榭等建筑,在长廊的廊壁上还有御赐的唐宋年间的名帖以及历代名人题额的刻石,形成了一道可供漫步观景的画廊。更为重要的是,郁盘廊坐东朝西,面向山林,借景惠山,是全园欣赏山色烟景的最佳地点,营造了“园外有园、山外有山、树外有树”的自然之趣,体现了园主人的独特品味。

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知鱼槛位于锦汇漪中心,突出池中,三面环水,方亭翼然,翘角飞檐。园主秦耀虽未说明为何取名“知鱼”,但通过其《知鱼槛》诗可知,槛名出自《庄子·秋水》中“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之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鲧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寄畅园二十咏之知鱼槛

明·秦耀

槛外秋水足,策策复堂堂。

焉知我非鱼,此乐思蒙庄

前面已介绍,园主秦耀官场失意,通过寄情山水来一吐心中块垒。秦耀悟出:如果没有庄子内心的从容和自由,也就没有了鱼儿从容出游的快乐。庄子知鱼,秦耀知庄子,反映出其别具慧心、自得其乐的一种情趣。1954年,知鱼槛、郁盘廊、涵碧亭等建筑得到修缮。

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知鱼槛不仅是体验“人鱼同乐”的地方,也是游人透过锦汇漪水面,欣赏对面案墩假山与借景惠山的最佳视角处。案墩假山的历史比寄畅园还要早,惠山寺在明朝时曾遭遇大火,当地官员认为是风水中缺“青龙”所致,便用石块在青龙位置上堆砌了一个案墩,到寄畅园第二代园主时改叠成假山。于知鱼槛处眺望假山与惠山,假山最高处高于地平面不过5米之多,置于300多米高的真山之前,却不觉其孤立矮小,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寄畅园的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假山是按园外惠山的山势和神韵来堆叠加工的,整座假山在土山地形的基础上掇以山石,中部较高,向南向东逐渐削减,向西北则复又高起,营造出惠山余脉的意境。山体区域有五条主要道路,将山体分割成四块。临水滩道采用深入水面的石肌作为收脚,成为山与水的自然过渡。作为将惠山联系入园的过渡点,假山既丰富了山的层次,又达到了“山在园中,园在山中”的最佳艺术效果。借景是中国造园艺术独特的手法之一,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情”,历来为造园家所重视,所谓“借景有因,触情俱是”。寄畅园强调惠山山麓的自然条件,并加强惠山作为背景的其实性。锦汇漪水面东西向较短,因此园东面的观景点主要的视线是跨水观山的,集中于对岸山体突出水面的鹤步滩一带,而远处的惠山成为这个方向的背景,连同山林在水中的倒影,整体形成了近、中、远富有层次的观赏面,营造出从城市人间向天然山水的有机过渡。

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同时,这里还是欣赏寄畅园理水艺术的好地方。寄畅园东部以锦汇漪为中心构园,锦汇漪水面面积为2.5亩,水面和它西侧的山林主体是园内的观赏重心。锦汇漪与山体呈平行走向,南北狭长(76米)东西窄(不足20米),为减少水面通长的缺陷,在驳岸的处理和建筑的设置上颇费心思。锦汇漪的中部,西侧假山山脚与水池结合处的鹤步滩中间,有石矶突出于水池之中,经东侧架于水上的知鱼槛这么一收,顿时让水池的腰部婀娜了起来。而滩上那株老根盘驳的枫杨树,由石矶斜探出水面,疏朗的枝叶就像为池水罩上了一道绿色的纱幔,更衬出了水意的连绵与深远。锦汇漪水体北侧为跨水廊桥和贴水而过的七星桥,水面南侧为先月榭,经其廊桥、七星桥、先月榭以及假山脚下的小石梁等几经收放,将池水分成变化有致、不同情趣的小水面,显得深邃不尽、幽深无限。锦汇漪的周围则山石嶙峋、建筑林立,各种景物点缀配置,更加勾勒出曲折窈窕的水面轮廓,形成园中开朗明净的空间。

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郁盘亭是位于锦汇漪东岸的一座六角小亭,“郁盘”匾额为王季鹤1980年书。传说清乾隆帝曾在此召惠山寺僧人下棋,敦料那僧人棋艺非凡,杀得乾隆帝手足无措,但僧人终盘时虚晃一枪,把棋让给乾隆帝。乾隆帝虽胜,却自知望尘莫及,心中郁郁不乐,于是下旨将此亭改为“郁盘”。亭中古朴的青石圆台似乎便是故事的最佳证明。但是,石台和四个石鼓墩据考均为明代秦家遗物,清代时从城中移来;也有人说乃抗战前自城中王姓旧家购得移于此。亭名由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取意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园图》。辋川别墅原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遗产,地处终南山东缘北麓陕西蓝田县境内,大约在唐朝开元二十八年,被王维买下。王维的画以写意入神而闻名于世,“尝于清凉寺壁画《辋川图》,岩岫盘郁,云水飞动”。而在明代,这园内满是参天的大树,葱茏茂密,在亭中小憩,可以欣赏对面假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就如同辋川园图,故名郁盘。

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无锡寄畅园造园布局特点「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四锦汇漪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廊」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