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八音涧

离开含贞斋,再往前走,就是八音涧了。八音涧借助人工堆叠的假山,使泉水在涧中流淌变化,泉声也是变幻莫测,有如八音同奏,八音涧因此而得名。走进八音涧狭窄的通道,两侧是高耸的石璧,耳边是淙淙的流水声,头顶是茂密的丛林,真像是穿行于幽深的山谷之中。八音涧由张涟、张轼主持修建,将掇石、引泉、听泉、藏景等多种造园手法,了无痕迹地融合在一起。

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掇石,涧两旁的假山,由黄石堆叠而成,西高东低,涧谷总长36米,深1.9~2.6米,宽0.6~4.5米。引泉,乃是巧引二泉水,从园外经暗渠流入涧内,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宽忽窄,在涧溪西端汇集于一小池之中,然后再由涧底道路一侧的石槽中流下,形成水瀑、悬淙、曲涧等各种水景形式。

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听泉,涧中之水随着润谷的转折从上游婉曲而下、宛转跌宕,因落差而造成的滴水之声,混合着泪泪的流水声,在空谷中回响,时而清越,时而沉郁,真正实现了左思的“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利用流水的声音造景,是寄畅园最具特色之处,也不断被后人效仿。藏景,八音涧的通道似乎越走越窄,而且走到尽头便好像没有了出口,孰料,通道突然一拐,还没等反应过来,眼前就豁然开朗:嘉树堂、锦汇漪、龙光塔,一切美景皆在眼前。

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八音涧的假山之巅,原来的亭子湮没已久,仅存亭基,因亭子旁边植有梅花,1981年复建“梅亭”一座,匾额由刘铁平书。梅亭粉墙黛瓦,金山石柱,磨砖铺地,典雅大方。由于三面敞开,居高临下,可俯瞰八音涧。

1705年和1707年,康熙帝两次南巡,也都游赏了寄畅园,并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御笔。此两句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虽然说的是月、松、泉和石,但字里行间表明了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八音涧出口处的涧名石为清末举人许国凤题写,可以说这里是寄畅园山水景观的转换枢纽。

从八音涧出来,便来到了嘉树堂前,这里是园内比较大的陆上空间。

清乾隆元年(1736),秦蕙田中进士,廷试一甲第三。秦蕙田适时地上了一份《陈情表》,恳请以身代父赎罪。关于对其父秦道然的处理,乾隆帝知道的确是错案,看在新科探花的份上,上谕宽释,豁免追银。与秦道然一同蒙难、尘封十三年之久的寄畅园,也终于又归秦家所有。秦蕙田,字树峰,是秦道然第三子。秦蕙田是在叔父秦易然病逝(21岁)后的第3天出生的,所以过继给叔母。秦蕙田自幼与祖父秦松龄在一起。秦松龄12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19岁时(清顺治十二年,1655)中进士,此后便入翰林院,成为最年轻的编修。清康熙十七年(1678),秦松龄在“博学鸿儒”特试中考中一等第八名,入朝后成为日讲起居注官,陪侍在康熙帝左右,不久又被选为皇太子的老师。因此,秦蕙田深受家学熏陶,是秦氏族人所称羡的“双鼎甲”之一和“十翰林”中的第五人。秦蕙田在清代乾隆朝前期可谓居官显赫:秦蕙田入翰林院后不久被指派编纂《大清一统志》,乾隆七年(1742)被任命为通政使司右使,三个月后任礼部侍郎;十七年(1752)任刑部侍郎;二十二年(1757)擢升为工部尚书,署刑部尚书;二十三年(1758)调任刑部尚书,仍兼领工部,加太子太保。秦蕙田还是治经卓有建树的学者:秦蕙田穷毕生精力完成了《五礼通考》(262卷),作为研究中国古代礼制的参考书,这部巨著当时被奉为国家的实用规范,是社会和行政惯例全书,后来被编入《四库全书》。另外,秦蕙田精通经史、礼法和音乐,又有较高的文学造诣,著述有《味经窝诗文类稿》28卷、《周易象义日钞》等。

乾隆十一年(1746),秦道然九旬大庆,秦蕙田回家拜寿,大宴亲朋。为避免园子再次遭受政治牵连的命运,秦蕙田乘机对秦家十八房代表建议,将含贞斋改为宸翰堂,以供奉康熙帝在寄畅园题写的诗章和匾联;同时,将嘉树堂改为双孝祠,供奉迁锡第六世祖、明代诏旌的孝子秦永孚、秦仲孚兄弟,配祀秦耀、秦德藻等祖先。恰巧此时乾隆帝要南巡了,而秦道然一场官司,家财耗尽,一时无力修筑,当时秦德藻诸孙之中号称富裕者,只有秦瑞熙(瑞熙为秦松期第五子,松期为德藻次子)一人。于是,秦家公推秦瑞熙综理整顿事项,由其出资银3000两进行修葺。由于独资修葺祠园,秦氏家族议定园产由秦瑞熙一房(第22房)子孙世代掌管。从此,寄畅园确立了稳固的地位,避免了分割、转让、没官和失修等因素的破坏,也不会因某一人的意愿、变故而危及此园,得以流传后代、保存到现在。

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1954年,八音涧、锦汇漪泉流得到疏浚。20世纪70年代,嘉树堂得到整修重建,这里改建为三间敞厅。1993年,嘉树堂落地翻建,恢复明代建筑风格,北部围墙外拓约1米,同时翻建大石山房。

嘉树堂前抱柱楹联“瑶台倒影参差树,玉镜平开远近山”为明代华云撰,王能父1981年书。这副楹联可以说点明了此处景观的特点:锦汇漪四周,山、水、建筑、植物等构景要素都具备了,山水相依、树木葱郁、建筑洗练,构成了一片淡雅宁静的小世界。

上联说的是,寄畅园的景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嘉树堂前的一泓池水而展开的。池水的一边,叠石成滩、古木沧桑;另一边,一桥拦腰平卧水上,沿池还设置着临水长廊。一年四季,山影、树影、桥影、榭影、花影、云影以及人影,这些锦绣绚丽的景色,无不尽汇于锦汇漪中,“天地美景,锦汇一池”,不负瑶台的美称,故名锦汇漪。与江南其他的园林不同,寄畅园的池水——锦汇漪乃是汇天下第二泉的泉水而成,正所谓“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水一活,池水也就可以保证清澈见底、丰足长流了!

下联说的是,寄畅园东借锡山、西借惠山,以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意境,“远借锡山龙光塔”成为借景手法中远借的典范。经常有游客会问导游:“寄畅园的面积只有14.85亩大,但是为什么在寄畅园内玩了半天,却仍没感觉它小呢?”正如计成所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与“平地起园”、缺乏天然野趣的其他江南园林相比,寄畅园最大的特点便是“巧于因借”。驻足于嘉树堂前,从北岸向南机目远眺,水景开敞——植物、建筑、锡山和龙光塔,近景、远景组合可谓是极富有层次,“山池塔影”为寄畅园作了一个完美的收结点。当年,乾隆帝来此作诗称赞。

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寄畅园杂咏四

清·乾隆

松篁深处小逍遥,紫绽藤花缀几条。

今日锡山姑且置,闲闲塔影见高标。

乾隆帝通过仰视的角度描绘出所见实景,点明了寄畅园借景入园,锡山仿佛就在寄畅园中一般。吴梅村到无锡时,也指出寄畅园远借锡山龙光塔。

秦留仙寄畅园三咏之山池塔影

清·吴梅村

黛色常疑雨,溪堂正早秋。

乱山众来响,倒影漾中流。

似有一帆至,何因半塔留。

眼前通妙理,斜日在峰头。

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步人堂内,还有一副抱柱楹联“千年人家诗书传,百代承名寄畅园”。

上联说的是,寄畅园的园主——秦氏,乃宋朝大词人秦观的后裔,秦家是无锡当之无愧的名门望族:第一代园主秦金,乃明朝弘治、正德和嘉靖“三朝太保”,礼、户、工、兵(两任)“五部尚书”,可以说是位极人臣;清代顺治到嘉庆五朝,秦家有两人中探花、十人授翰林;到了近代,秦家还出了一位早期革命领导人秦邦宪,就是博古。秦家以诗书传家,寄畅园在秦家上下传承了500年左右,“秦不易即主不易耳”。正因为园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寄畅园才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下联说的是,清朝时,康熙、乾隆爷孙俩,百年间分别六下江南、七次游览寄畅园。康熙帝特地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乾隆帝更是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还将寄畅园复制到了北京清漪园,建造了惠山园,也就是今天颐和园中的谐趣园。一座小小的寄畅园受到这两位帝王的如此厚爱,这在中国江南园林史上,也可谓是绝无仅有的!

嘉树堂,顾名思义,名称跟树木有关。“嘉树堂”匾额为王能父于1982年所书。园中在“凤谷行窝”时期即已建有野堂,而且与现在位置的环境基本相吻合。到秦耀改建寄畅园之后,嘉树堂已然列为园内二十景之首。

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寄畅园二十咏之嘉树堂

明·秦耀

嘉木围清流,草堂置其上。

周遭林樾深,倒影池中样。

此诗表明,寄畅园的最大特色便是“古树花竹之美”,园内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顾蓉峰在《燕集凤谷行窝诗》中首句便说道:“午桥野堂秀郁郁。”①王樨登《寄畅园记》中也载:“涵碧之西,有楼岿然隐清樾中,曰环翠。登此则园之高台曲榭、长廊复室、美石嘉树……”满园“竹木花药果蔬”,整个园子被绿荫覆盖,如同旷古的山林一般。“乾隆帝评论寄畅园与清漪园中仿造的惠山园时,以“一沼一亭皆曲肖,古柯终觉胜其间”赞美寄畅园的古树。确实,叠山、理水、建筑亭台楼阁容易,而得古树实为千金难得。根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的《寄畅园嘉树记》(树册)记载,当时园内有树木220株左右及竹园2处。寄畅园在造园时充分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的古树和林木,加上人工的栽植和长期的生长维护,园内形成大片的高大林木,使寄畅园形成独特的古园风貌与历史价值。尤其是寄畅园西部,以假山树木为主,渲染了深幽奇趣的氛围。

1993年,嘉树堂落地翻建,恢复明代建筑风格,同时翻建大石山房。

寄畅园二十咏之大石山房

明·秦耀

寒崖挂苍藤,一石塞云栋。

夜半月明中,天风吹欲动。

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江南名园无锡寄畅园三八音涧嘉树堂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