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谱写新华章,奋力书写新时代华章

砥砺奋进谱写新华章,奋力书写新时代华章

遂溪县城新貌。 记者 李嘉斌 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遂溪历届领导同舟共济、薪火相传下,在遂溪人民自强不息、代代相承拼搏下,遂溪这片土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温饱不足逐步迈向全面小康,遂溪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光辉历程,书写了遂溪人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华章

1 23…8下页尾页

砥砺奋进谱写新华章,奋力书写新时代华章

遂溪县岭北工业园区。 记者 李嘉斌 摄

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高质量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70年来,遂溪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和产业结构不断趋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0.24亿元;1952年实行土改,完成地区生产总值0.32亿元,比1949年增长33%;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7亿元,比1952年增长484%;201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5.3亿元,比1978年增长17295%;2019年上半年,遂溪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1.8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在壮大经济总量同时,遂溪近年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调结构促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实现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58.3:8.3:33.4调整为2018年的36.5:25.9:37.6。

70年来,遂溪传统工业实现向现代工业体系转型,工业发展主体地位日益凸显。1949年前,遂溪工业主要以牛皮加工、私营纺织、制土糖、烧砖石灰瓦、粗糙陶器为主,经营方式多为联户或家庭独办,设备简陋、工艺落后。1949年,遂溪工业总产值仅为0.17亿元。1978年改革开放后,遂溪形成县、镇、村、各行各业和群众共同办工业的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同年工业总产值为1亿元,比1949年增长488%。近年来,遂溪充分发挥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通过大力创优投资环境,开展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储备,通过前期的辛勤耕耘、厚积薄发,工业经济不断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了“投产一批、在建一批、谋划一批”的工业发展新格局。2018年,遂溪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9.9亿元、工业增加值3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6%、10.5%;2019年遂溪工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4.8亿元、增加值1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1%、9.9%。目前,该县规模以上工业99家,总产值86.6亿元,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规模以上企业有50家。在发展工业经济同时,注重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动项目入园发展,当前遂溪建有“一园三区”(遂溪县产业转移工业园、遂城镇白坭坡工业园区、岭北工业园区、洋青工业园区),遂溪产业集聚地于2018年升级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逐步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家具等主导产业。此外,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2家增至2018年的29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排名全市第二。

首页上页1234…8下页尾页

砥砺奋进谱写新华章,奋力书写新时代华章

遂溪县乌塘镇芳流墩村的田园风光。 记者 李波 摄

70年来,遂溪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农业发展持续稳中有质。1949年前,遂溪主要发展单一的私有制农业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产物是番薯、稻米,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花生等,耕作技术落后、单产低、经济效益差,194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仅为0.18亿元。70年来,遂溪农业经营方式实现从公社化集体劳作到传统家庭经营为主联产承包制再到土地实行流转承包制转变,耕作方式实现从人力畜力为主到以器械化、人力畜力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经营结构从单一的农作物种植到规模化种植转变。近年来,遂溪通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好产业布局,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稳步落实农村改革各项举措,大力推行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实测面积131.28万亩,土地流转面积31.7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6%以上,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73.6%。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头作用,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国家级2家,登记注册国家级、省级、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以上12家,市级以上24家。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重点发展火龙果、南药、北运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实施农产品品牌升级工程,“甘岭牌”绵白糖、“绿保牌”尖椒、“三宝红香牌”、海红米、玛珥红火龙果、下六沙虫等农产品品牌获省名牌产品、绿色食品或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下六番薯”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遂溪广藿香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畜牧业生产获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壹号土猪”无公害绿色品牌在全国打响,正大(湛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建成投产。北部湾蔬菜基地农产品走出国门,远销英国、荷兰、加拿大等地。

首页上页12345…8下页尾页

70年来,遂溪传统服务业实现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型,新型服务业加快培育迸发新活力。遂溪一直致力于服务业的优化升级,商贸流通形势向好,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22.5亿元,比1949年的0.08亿元、1978年的0.26亿元分别增长153025%、47015%。近年来,遂溪积极谋划和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农村电商线上线下交易额从2014年的1.5亿元增至2018年的6.5亿元,先后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中国火龙果产业电子商务、一亩田公司等知名电商企业平台,积极培育北部湾跨境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保障产品销路,遂溪先后获评“湛江市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 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加快特色旅游发展,高规格建设遂溪孔子文化城,并成功被评为国家3A旅游景区,填补遂溪星级旅游景区空白;成功打造马六良特色乡村游、杨柑万亩红心火龙果基地等一批特色旅游品牌,推进御唐府螺岗小镇提质升级,逐步打造成独具岭南特色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区;加快墩文村、下洋村、河头村等乡村红色旅游加快开发。遂溪荣膺中国首个县级“国际长寿养生基地”称号,休闲养生服务业逐步发展。

70年来,遂溪从封闭型经济实现向开放型经济转型,对外贸易质量整体提升。1949年前,遂溪无官办对外贸易机构,只有私购当地产品从县境的新埠、斗门、迈豪等埠头水路出口,以本地产糖、油、蒲包等为大宗商品。1958年,成立县外贸科,负责外贸业务,1962年改为遂溪县对外贸易局,主要负责收购调拨业务。改革开放前,遂溪外贸以出口农副产品为主,很少经营进口业务。1955年至1988年,遂溪完成出口总额2.14亿元,其中农产品占71.4%;1975年至1988年,遂溪年均出口值1024万元,出口增加陶瓷、练功鞋、渔网等轻工业产品,产品远销新加坡、日本、新西兰等23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开始,外商投资工业项目开始陆续进驻遂溪。至2018年底,遂溪正常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企业24家,其中出口企业16家,进口企业10家(有2家企业同时有进出口业务)。出口方面,逐渐形成以家具、水产品、竹藤制品等出口龙头行业和松林香料(林产品加工)、恒润机械(成套饲料设备制造)等出口强企。全年出口额超亿元(或接近亿元)的企业有10家,出口产品主要是家具、罗非鱼、竹藤制品、电饭锅、乳胶制品、高级墙地砖、松节油深加工产品、饲料机械(整套)、活大猪、活大牛等。进口方面,逐步形成以原糖、矿砂、木薯干、改性乙醇等大宗商品进口。1984至2018年,遂溪共审批(备案)“三资”企业138宗,合同利用外资45059.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511.44万美元,先后引进统一集团、正大集团、华润集团等知名投资主体。2013年至2018年,遂溪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是1018万美元、1069万美元、1292万美元、2171万美元、1399万美元、1652万美元,连续6年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利用外资任务。今年以来,遂溪已完成实际利用外资701万美元,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首页上页123456…8下页尾页

砥砺奋进谱写新华章,奋力书写新时代华章

遂溪县遂城镇下洋村。 记者 李波 摄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城乡建设面貌日新月异

70年来,遂溪道路设施不断完善,交通发展取得新突破。1949年前,遂溪公路遭到严重破坏,陆路运输冷落,海运也仅有少量船只在近海航行,至1949年,全县公路只有4段81公里可以通车,海上运输船仅19艘。1949年后,遂溪交通运输事业不断发展,至1988年,全县有铁路1条、车站4个,公路154条、长963.3公里,其中国道3段、长77.4公里,县道23条、长277.9公里,镇村道125条、长570.1公里。近年来,遂溪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县域发展“四大抓手”之一来抓,主动对接珠三角、联动北部湾,积极构建“二环四通”网络化交通,推进合湛铁路遂溪南站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大力支持茂湛铁路、调顺跨海大桥及连接线、玉湛高速、合湛高铁、湛海高铁、河湛铁路动车化等国家和省、市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努力建设成粤西重要交通枢纽。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城乡道路建设步伐,着重推进遂溪大道建设,主动对接湛江大道,在交通上、距离上加快推动与湛江市区同城化进程;推进国道207线、228线遂溪穿城段改线工程,开工建设一批县道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全县乡、村公路建设,形成更加便利化的交通网络。截至2018年,遂溪县域通车公路总里程3833.8公里(公路密度为178.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兰海、沈海高速公路2段共66.6公里,国道2段共76公里,省道4段共147.1公里,县道8条(段)共138.3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2934.16公里,其中县道487.42公里(2018年新升级380.51公里),乡道1320.73公里,村道1126.01公里;全县拥有营运性载客车辆341辆、客运站16个,农村道路客运线路23条,乡镇通客车率100%,行政村通客率100%,公共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个由省道、县道为骨架,乡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公路网络框架,基本满足了城乡群众的交通出行需求。在2018年的农村公路质量抽检中,遂溪农村公路质量综合评分位居全市首位。

首页上页1…345678下页尾页

70年来,遂溪城市布局不断完善,县城面貌呈现新气象。1949年前,遂溪田野索寞、茅屋横斜,城镇茅屋遍布、古朴简陋,街巷狭窄弯曲、路面红泥坑洼高低不平,没有自来水、电力、排水排污等设施,上世纪70年代后逐步改善。经过70年的发展,遂溪已经告别往日破旧、落后的城市环境,通过城市扩容提质和加快旧城改造,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今天的遂溪,已完成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规划区控制修编范围由原来的30平方公里扩大到约48平方公里,完成对县城滨河新区13.6平方公里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和城市设计工作,新城区“两河三岸”项目正有条不紊开发,碧桂园、敏捷等一批知名地产项目纷纷进驻,县城新区康养、教育、大型商业圈等现代城市配套服务业加快谋划布局,广东湛江养老休闲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岭南特色中医药小镇获批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国家海洋渔业梦想小镇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加快旧城区改造,近年来对县体育馆、工会大厦等一批重点改造项目进行改造。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县城自来水制水系统扩改工程建成使用,县城污水处理及管网工程基本完成。在全市率先以环卫外包模式管理城乡卫生清洁,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化处理100%。此外,建成县级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1个,镇级森林公园5个。节能、环保减排考核连续保持全市第一。

70年来,遂溪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1949年前,遂溪农村房屋破旧、交通不便、饮水不安全、通信落后、村容不整洁、农民思想守旧,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温饱问题难以解决。1949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建起砖瓦房,乡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公共设施也逐渐完善,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遂溪历届党委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抓好“三农”工作的“牛鼻子”,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强化产业带动,发动乡贤助力,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投入5亿多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面貌持续大变样。目前遂溪已完成64条行政村、416条自然村村庄规划编制,1674条自然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完成率84.07%,1485条自然村完成村道路面硬底化(村委会通自然村),完成率74.6%,464条自然村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591条自然村完成集中供水,所有自然村都建有生活垃圾收集点,377条自然村完成雨污分流管网铺设工程,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7.46%。全县创建湛江市生态文明村948条、生态文明先进村87条,全国文明村镇3个、广东省文明村镇4个、高标准绿化美化乡村78条。遂溪农村正在向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道上大跨步迈进。

首页上页1…45678下页尾页

砥砺奋进谱写新华章,奋力书写新时代华章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人民获得感日益增强

70年来,遂溪社会事业从相对滞后到繁荣发展,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1949年,全县只有中学3所、师范1所、小学122所,共有学生10197人、教职工328人。遂溪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至1980年,全县达到国家扫盲标准;1988年全县各类学校362所、学生134061人、教职工6478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187%、1215%、1875%。2019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437所、学生150346人、教职工8447人,分别比1988年增长20.7%、12.1%、30.4%;2018年遂溪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实现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全覆盖。2019年遂溪高考本科上线率为33.3%,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专科上线率为96.8%,上线率为历年最高。70年来,遂溪教育实现了从“上学难”到“有学上”、从“好上学”到“上好学”的历史性跨越。文化事业繁荣发展。1949年前,遂溪各类文化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较差。1949年后,遂溪相继建立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博物馆、新华书店、电影公司,有效提高了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农村群众文化组织由单一的业余剧团发展为县区乡“三级文化网”。至2019年,遂溪有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体育馆1个、3A级旅游景区1个、星级宾馆3个、镇文化站及文体广场15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7个,覆盖率100%。成功举办第18届遂溪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红色基因传承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黄学增红色资源教育基地加快建设。遂溪醒狮团13次受邀参加央视春晚、元宵和国内、国际大型演示活动,县广场舞团队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广场舞大赛特等奖,被省评为“广场舞推广最佳单位”。2019年,省青少年锦标赛中,遂溪代表湛江市参加比赛,共获得体操比赛2枚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的优异成绩,以及在女子篮球赛中获全省第5名。医疗卫生事业持续推进。1949年后,遂溪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逐步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和卫生设施,至1988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全县卫生面貌发生极大改变,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寿命逐年延长。进入21世纪以来,遂溪大力推行医疗卫生改革,医疗卫生水平大提高,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大量增加。至2018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4间,其中医院14间、乡镇卫生院15间、村卫生站389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5间、中小学校保健所1间、诊所61间,卫生技术人员3381人,执业〈助理〉医师1215人,注册护士1596人。2019年,遂溪大力推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3家县级公立医院整体搬迁升级建设,城月镇中心卫生院升级建设、县120急救指挥中心等重点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建设,将大大提升该县医疗卫生水平。

首页上页1…5678下页尾页

70年来,遂溪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逐步增强。1952年,遂溪人均国民收入仅为61.1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0.1亿元;1978年,人均国民收入275.7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0.92亿元;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4.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1亿元。目前,全县15个镇、347个行政村(社区)、1991个自然村,有贫困人口的村委会235个,其中省定贫困村3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0802户25974人。截至2018年底,全县脱贫22523人,脱贫率达86.7%。70年的发展,遂溪人民实现从“追求温饱”到“健康养生”变化。1949年前,食品等物资匮乏,人民群众食不果腹,大多数在温饱线上挣扎,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商品经济逐渐繁荣,老百姓的菜篮子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饮食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居民也从解决温饱到追求健康转变,食物的功能不再是裹腹,更多追求健康养生以及美食的享受。实现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变化。1949年前,大多数人穿带补丁的黄麻衣或棉布制作的唐装衣,冬天缺乏御寒衣物。1949年后,衣物从黄麻布、棉布发展到绒布、化纤布、涤纶、毛料、毛线等,样式也从便装、中山装到青年装、军干服等。70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市场物资日趋丰富,加上居民审美观念改变,居民衣着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逐渐到穿出时尚、穿出个性转变。实现从到“土墙茅屋”到“砖瓦楼房”变化。1949年前,人民群众多住土墙茅屋、草屋,且建筑低矮,结构简陋,有的甚至人畜混居,条件十分简陋落后。1949年后,陆续建起红砖瓦房,至上世纪70年代后,钢筋水泥混合结构的二三层楼房出现,部分群众建起小别墅。实现从“出行不便”到“方便快捷”转变。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城市道路交通不畅,群众出行主要靠步行或自行车。70年发展,城镇居民出行方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公交车到上世纪90年代摩托车、出租车、电瓶车再到如今的私家车、新能源汽车、高铁、飞机、共享单车等转变。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站在新的起点,遂溪坚定不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苦干实干,以改革发展新的更大成绩不断开创遂溪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首页上页1…678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砥砺奋进谱写新华章,奋力书写新时代华章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