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周边史地(二)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乡地区(二)

(三)、海淀街道办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周边史地(二)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周边史地(二)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周边史地(二)

东至海淀路,邻中关村、双榆树、北下关3个街道办;西至京密引水渠,邻海淀乡、青龙桥街道办;南至三环路,邻紫竹院街道;北至清华西路-水磨-大石桥,邻青龙桥街道办、清华园街道办、东升乡。街道办驻海淀镇墨幡居1号。1956年4月,海淀区设海淀镇办事处;1958年并入海淀公社,改为海淀公社居民工作站;1963年,居民工作站脱离公社,恢复办事处设置;1967年,办事处改为街道革委会;1973年,街道革委会改名为街道办。

中关村大街的前身“白颐路”(白石桥—颐和园公路),原名西颐路(西直门—颐和园公路),由白石桥路、海淀路、颐和园路组成,原是清代帝后来往于京城与三山五园地区及为皇城运粮(御米)、运水(玉泉山泉水)的御道。

白石桥路,南起西直门外大街,北至北三环西路四通桥与海淀路相接,因有著名的古白石桥,故路以桥命名。清代时为石板路面,1936年修成沥青路,1949年以后曾多次拓修,路径小有调整。1996年以前与海淀路中关村二条的南段、成府路中关园以南段并称为毛白杨一条街。1996-1997年,完成市政改造,成为三幅式路板,成府路段仍为一幅式路板,全部改为地下管道排水。沿线改种以银杏为主的落乔,成为全市最长的银杏街。

海淀路,南起北三环西路四通桥,中与海淀南路、知春路、海淀大街、中关村路、成府路相交后向西折至海淀西大街北口与颐和园路相接,原为石板御道,经海淀黄庄、海淀南大街、西大街,在西大街北口与颐和园路相接。1953年新辟成自黄庄向北经中关村向西至西大街北口的沥青路。

颐和园路,南起海淀路,北延至101中学,西折至颐和园东宫门绕园墙达北宫门。因通往颐和园而得名。原为清朝自城内去颐和园的土路,1950年代拓宽为6米宽的沥青路,70-80年代两次改造,路宽分为三段:从海淀路至101中学段为2条各宽6米上下单行线;101中学至颐和园东宫门段车行道宽20米:东宫门至北宫门车行道宽10米。

1949年后,人民大学和友谊宾馆等单位建成,满目疮痍的海淀镇、成府、万泉庄等聚落得到大规模发展。 1950—60年代,海淀镇区内兴建了多处排房式平房住宅。1970年代,海淀路沿线建成多层楼群。1980年代,万泉河沿线,高楼一字延伸,楼群伸展排列,气势壮观。海淀镇内,1990年左右兴建起百货大楼、图书馆等白色楼房,与镇区的四合院为主的建筑融为一体。北京电视台大楼、海淀体育馆等建筑构造新颖。西大街上崛起的中国海淀图书城则体现了文教区的特征。

街道办辖域内,有人民大学、民族翻译局、北京七一棉织厂、北京化工研究院、海淀区百货公司、海淀区妇产医院、八一中学等单位。1983年,中科院物理所陈春光首创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四通、科海、京海等30多家高技术公司相继兴起,进而形成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奠定了基础。

街道办辖域内古迹众多。李莲英宅,在彩和坊。乐家花园,在苏州街29号,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后代所建,为礼亲王别墅,俗称礼王花园;光绪年间更名为安铎园;解放前夕,归同仁堂分号宏德堂乐静宜所有,故又称乐家花园;解放后为八一学校。军机处胡同8号院,是艾德加斯诺写作《西行漫记》的地方。槐树街1号院,是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4纵队政委莫文骅与国民党北平市长何思远商谈和平解放北平的场所。

1、水磨

东至清华大学西墙,西至圆明园东墙,南至清华西路北侧,北至大石桥。水磨又名水碓、水碾,是利用水力旋动的舂米设备。该地有水磨,故名水磨村。另外,该地地势洼,常被水淹没,故又称水没村。

2、成府

东至清华南路,西至北大东墙外,南至成府路,北至清华西路。成府原是明代“一溜(香山到百望山的西山余脉是东西走向,是一溜)边山(山的边缘、脚下)”72府(阴宅地府,即坟墓)之一。清康熙年间,此地村落开始兴旺。乾隆年间,建长春园(今圆明园东部区域)时,水磨村民不少迁此,此地村落盛极一时。鉴于此,乾隆第11子成亲王永瑆(1752-1823年),把自己的府第也定在这里(在前后罗锅胡同),所以,此地以后就叫成府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把成王府第也烧掉了,但成府村还是一直存在。

3、芙蓉里

东至颐和园路,西至万泉河,北到芙蓉北路,南至双桥东路(北四环路)邻稻香园。该地原名操场,曾是海淀乡的水田,种有莲藕,其花称芙蓉,故建小区后,命名为芙蓉里。

3、稻香园

东至西上坡路,西至万泉河路,北邻芙蓉里居民区。1982年—87年,居民住宅楼从过去的稻田之中拔地落成。该地曾有“丹稜(棱)líng沜pàn”的元朝刻石。清代时京西稻产地,夏季水田相连,秋季稻米飘香,故名稻香园。

4、稻香园西里

东至万泉河路,西至小南庄路,南邻万泉庄,北至万泉河路与小南庄路(万柳中路)交叉口。该居民区1985年—90年建成。原地名为万泉庄村,因位于稻香园西边,故定名稻香园西里。

5、海淀镇

曾名海店、海甸。东、北至海淀路,邻中关村街道办、燕园街道办;西至万泉河路,南至海淀南路。

海淀名称,始建于元朝初年王恽的《中堂事纪》载:“中统元年赴开平,一月五日发燕京,宿通玄北郭。六日午,憩海店,距京城20里。”这里的海店是一处聚落名称。另一说认为,海淀在辽金及以前本是一处浅水湖的名称,不是聚落。不过,无论如何,至少元代,海淀(或海店)已经形成一个聚落。明末以后,海淀聚落一带出现了大规模的园林建筑,如清华园、勺园、畅春园、圆明园等。随着“郊居胜选”的确定,清廷在海淀区建起了三山五园,清廷从皇城来海淀视朝听政。王公大臣苦于城内外的奔波,也在海淀建造了大量的私邸宅院。《天咫偶闻》载:“旧日士大夫居第,多在海淀镇灯笼库一带。朱门碧瓦,累栋连甍méng,与城中无异。”后来,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两次侵略、火烧海淀镇。日伪统治时期,重点发展复兴路西部的“新北京”,海淀镇变得十分萧条。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周边史地(二)

解放后,海淀镇才得以复苏,南大街(东南-西北走向)、西大街(南北走向)、苏州街(南北走向)、1989年新开辟的海淀大街(东西走向)构成了镇区街巷的干线。除干线外,还有榆树林、太平庄、永辛庄、小车居、大开、墨幡居、杨家井、龙凤桥西、莺房、泄水湖、彩和坊、太平庄街、法院街、黄庄西、苏公家庙、太平院、兽医桩、羊圈、前官园、后官园、堆房居、银丝沟、军机处、西栅栏、娘娘庙、辛庄、前辛庄、善缘桥、八家村、下洼子、大坑沿、槐树街、果子市、驴市口、香厂子、双桥东、双井、西上坡、金龙馆、菜库、南栅栏、桃园等50多条胡同、街巷。

商业区以南大街、西大街为中心。著名的商业单位有:百货大楼、百货商场、菜市场、北菜市场、自选菜市场、妇女用品商店、向阳文化用品商店等。粮店有老虎洞等7家。食品副食品店有桂香村、南大街等11家。大饭店有全聚德、丰泽园、香港美食城分号、科学城酒家、妙香酒店、中关村酒店、长征饭庄、广信大酒家、四川酒家、鸿宾楼饭庄、海南饭店、燕山饭店、涨粉餐厅、兴海餐厅等。

6、万泉庄

东至万泉河路,西至小南庄路,南至西三环路,北邻稻香园西里。该地有众多泉水平地涌出,故名万泉庄。地名最早见于明末蒋一葵的《长安客话》。解放前夕,仅有20余户散居人家,以看坟种地为生。此地有明末宦官墓(俗称王公坟)、清代某中堂墓(梁家院子),现已无存。解放后,居民住宅及人口不断增加。万泉庄1公里处的小南庄,也因建设占地,居民北迁。今虽有小南庄、万泉庄地名的区别,但实际上已连成片,统称万泉庄。

该居民区南部原有泉宗庙(俗称乾隆家庙),解放前已拆除;庙的南北原有2个水泡子,是当年万泉河的源头,1970年填为耕地,后改为苗圃。

7、立新

东邻立新幼儿园,西临万泉河路,南邻三义庙居民区,北至人民大学南墙。该地原名万泉庄,解放前多为坟地,人烟稀少。1950年建人民大学时这里是工人居住的工棚,后改建为家属住宅,称为三建大院。因位于立新小学附近,故名立新居民区。这里原有詹天佑墓,后来迁至八达岭青龙桥火车站。

8、三义庙

东至友谊宾馆宿舍,西至北京理工大学东墙,南至北三环西路,北至海淀锅炉厂,与立新居民区相连。因附近有三义庙(1967年拆除)而得居民区名。

(四)、清华园街道办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周边史地(二)

南至成府路邻中关村街道办,东至双清路邻学院路街道办,西北邻海淀乡、海淀街道办,西南至清华南路邻燕园街道办。街道办驻地在清华大学西南,辖北区、照澜院、新林院、中楼、西楼、西南楼、南楼、公寓8个居委会。

清华园原是清康熙年间皇帝行宫熙春园的一部分。清道光帝以工字厅(今清华二校门西北)为界,把熙春园分割成两部分,西部定名为近春园,赐予皇四子奕詝(zhǔ,后来的咸丰帝);东部未命名,赐予皇五子奕誴cóng。咸丰帝即位后,把父皇赐予五弟的未命名的熙春园东部,命名为“清华园”,并御笔题写匾额悬于园门(今清华二校门)。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协议在清华园建学校,1911年第一批校舍建成,取名为清华学堂,即为清华校史的纪元。

近春园为熙春园的中心地带。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得以幸免。同治时拟重修圆明园,但由于经费不足以支付从新疆运送材料的运费,决定拆毁近春园,将石材用于圆明园的修缮。但拆毁近春园后由于太平天国、捻军运动,清朝国力衰微,重修圆明园计划被搁置,从此近春园沦为“荒岛”。1913年,近春园并入清华大学校区(注意:近春园是清华校园的一部分,但绝非清华园的一部分),被称作荒岛或荷塘(朱自清《荷塘月色》就是这里);1979年清华大学重修荒岛上原有的建筑,成为近春园遗址公园。

1980年,今清华园街道办辖域从中关村街道办脱离出来,独立成立清华园街道办。

1、北院

位于清华校园北部,是中国最早建造的高标准教员住宅。清华建校初期,一大半教员是美国人,这处住宅就是专为他们建造的。后来,美国教员逐渐被中国替代。先后居此的教授有梁启超、朱自清、叶企孙、陈岱孙、施嘉炀。

2、西院

位于清华校园西部。分新、旧两部分,旧西院建于1924年,为五排平房;新西院建于1933年,10个单元。王国维、陈寅恪、朱自清、闻一多、吴晗都曾居此。朱自清《荷塘月色》就是在这里写的。国共谈判破裂后,叶剑英从北平撤退时,曾把一架收音机放在吴晗的寓所;1948年国民党大逮捕后,吴晗被迫离开清华西院的寓所,奔向解放区。

3、胜因院

位于清华校园中部,是抗战胜利后修建的教授住宅。因抗战时,西南联大曾租赁昆明胜因寺为校舍,又因抗战胜利了,故定名为胜因院。共有住宅40所,曾居此的教授有金岳霖、费孝通等。解放后,又在胜因院西南隅建平房14所。1985–1991年,由于扩建校舍,这里已有近半房屋被拆除。

4、普吉院

位于清华校园南部,建于1937年,因位于新南院之南,俗称“新新南院”。清华南迁昆明后,某些研究所曾设在大普吉村,故定名为普吉院。普吉院共有平房10所,供一般教职工居住。

5、新林院

位于清华校园中偏南,建于1934年。因位于南院之南,俗称新南院。抗战胜利后,取谐音,将“新南院”更名为“新林院”。共有房屋30所。曾居此的教授有陈岱孙、俞平伯、蒋南翔、施嘉炀、张荫麟、闻一多等。

6、照澜院

位于清华校园中部,建成于1921年。因当时已有了北院住宅区,所以俗称南院。建有西式红顶洋房10所,随后又建中式四合院10所。梅贻琦、马约翰、赵元任、陈寅恪、俞平伯都曾居此。后因此住宅区之南又建新宅,称新南院,所以,“南院”也更名为“旧南院”。抗战胜利后,取谐音,将“旧南院”改为“照澜院”。

(五)、海淀乡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周边史地(二)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周边史地(二)

东邻东升乡,西南邻四季青乡,北与东北旺乡成波浪状交错。乡政府驻颐和园路西侧、畅春园遗址内。全乡原辖域面积41.87平方公里,后来适应城市化发展,乡域内陆续建立了海淀、青龙桥、清华园、燕园4个街道办。万泉河路-圆明园西路以东都在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到1990年,海淀乡实际辖域只有13.2平方公里了。

乡域1928年之前一直属于宛平县(幽都县)。1928年,青龙桥以西属北平市郊五区,以东属郊六区。1949年1月,北平市第18区(郊六区,驻海淀镇)成立。1949年7月,第18区与第16区(郊四区,驻白云观)北边一小部分、第17区(郊五区,包括东冉村,蓝靛厂,青龙桥以西至温泉、南安河)合并为新的第16区。1950年8月,郊区名称与城区衔接,新第16区易名为第13区。1952年9月第13区易名为海淀区。

1958年9月成立海淀公社,接着与东升、清河2公社合并为东升大公社。1961年,海淀公社脱离东升大公社,恢复独立。1984年,海淀公社更名为海淀乡。

京密引水渠沿黑山头山脚流经昆明湖,再经原长河水道继续南流。清河在青龙桥与北旱河交汇,然后过京密引水渠下面的涵洞,继续向东流,纳南来的万泉河后,入东升乡。海淀乡所产稻米号称“京西稻”,清代作为贡品进献皇廷。

海淀乡有北大、清华大学、中央党校、人民大学、国防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苑中医研究院、309医院、海淀医院等单位,有万寿山颐和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东北义园(在圆明园西南,埋葬918事变后客死他乡的东北籍人士)、吴家花园[在挂甲屯村,原来是承泽园西部的一部分,袁世凯当政时,此部分出售给吴鼎昌(字达诠),故名]等古迹。

1、树村行政村

辖树村、镶黄旗、后营、正白旗、厢白旗5个自然村。

树村自然村,东邻正白旗,南邻前河沿,北隔树村路(农大南路)邻后营村。历史上处于圆明园几个护军营之间,商业繁华一时。

后营,南临树村路(农大南路),西邻镶黄旗,包括单家坟、李家坟、后营3个小村。

镶黄旗,西邻北京农大,东邻树村,南邻肖家河,北邻东北旺。村南有树村路(今农大南路)。

正白旗,南临清河(河流),东邻北京体育学院。曾是清代圆明园护军正白旗营房,故名。

厢白旗,东跨圆明园东路,北邻北京体育学院、清河(河流),南近圆明园东北垣。原是清代圆明园镶白旗护军营房,故名镶白旗村,后谐音成厢白旗村。村址原来主要在今圆明园东路以东,因城市建设占地逐渐迁至路西。1963年曾遭受水灾。

2、肖家河行政村

辖肖家河、哨子营、上河沿、王家庄、羊场、龙背、穆家坟计7个自然村。

肖家河自然村,包括原肖家河桥东、东村、正黄旗、河北新营连成一片的4个自然村和河南新营村。地跨圆明园西路两侧,北邻农业大学,南近中央党校,西越京密引水渠为国防大学。 清河(河流)裁弯取直之前,流经该村的一段名肖家河,有1座东西走向的五孔石桥,桥两侧的村落便以河名为村名。正黄旗、河北新营、河南新营,都是以圆明园护军营房为村名;东村因其位于肖家河东方而得名。该村处在树村通向青龙桥的大道上,晚清在肖家河桥西形成集市,后来,集市住户转移到肖家河桥东正黄旗。

王家庄,北临树村路(今名农大南路),西邻肖家河自然村,南临清河(河流),东邻树村。王姓建村,故名。

羊场,西隔京密引水渠望黑山扈村,南邻穆家坟村,东近农业大学。原是一片草地,因有一户养羊人家,故名羊场。

穆家坟,西临京密引水渠,北邻羊场村,东邻肖家河自然村,南邻上河沿。明末清初,穆姓从山东省迁此看坟,定居成村,故名。穆家坟,意思不是穆家的坟,而是穆家看护的坟。

龙背,西隔京密引水渠望309医院,南邻正红旗,东邻肖家河自然村,东北邻穆家坟。清河裁弯取直以前,龙背村在清河向北弯曲部分的西岸,地势较高,故名。

上河沿,西北邻龙背村,东邻肖家河自然村。清河裁弯取直之前处于清河上段,故名。

哨子营,东临圆明园西路,南邻颐和园路。曾是圆明园护军哨所,故名哨子营;也是蒙古族武士营房,俗称骚鞑子营。

3、西苑行政村

村委会驻圆明园南、清华西路北侧的小南园,属西苑自然村地盘。辖西苑、操场、西大地、一亩园、西大石桥5个自然村。

西苑自然村,位于颐和园路两侧,北邻一亩园,西越环岛为国际关系学院,东邻达园。该村原为清代京西练兵场,故名。村南有西苑医院(中医研究院)。

西大地,西隔圆明园西路 望哨子营,北邻圆明园紫碧山房,东600米是圆明园福海。是圆明园西边的大地,故名。村东有三·一八烈士墓。

一亩园,东邻达园宾馆,西邻圆明园西路,南隔颐和园路邻挂甲屯,北至圆明园西部。一亩园是皇帝亲耕的“耤jí田”,后来成为慈禧太后御前掌玺太监刘诚连的私产,集寺庙、宅院 、花园、菜园于一体。村以园名。

操场,西邻颐和园,南邻六郎庄,东临万泉河路。原是国民党军队的操场,1960年成立生产队,逐渐成村。

西大石桥,西临圆明园东路,东临万泉河,南邻清华大学。与东升乡大石桥村原是一个村,解放后行政区域分开。1703年,万泉河上建了一个大石桥(5个孔),是从圆明园去清河镇的必经,桥西形成村落,村以桥名。

4、六郎庄行政村

六郎庄村,南邻巴沟村,西近颐和园东墙,东、北邻西苑。《明成祖实录》、《宛署杂记》载,明代名为牛栏庄。又因风景秀丽,柳丝如浪,称柳浪庄。清代民间附会于杨家将故事,改名为六郎庄;村内小狮子胡同口的石狮子,被附会为杨六郎的拴马桩。六郎庄之名最早见于1712年内务府总管赫奕的奏折。其实,牛栏、柳浪、六郎,都是谐音。

慈禧太后属羊,怕狼,下旨将六郎庄更名为吉祥庄,但未被当地住户接受。

村人所产稻米称京西稻,清朝长期作为贡品入宫。村内有清末督察院遗迹、张之洞花园、荣禄别墅。现代工笔花鸟画家田世光 居此村。

5、万泉庄行政村

村委会原驻万泉庄自然村;1980年万泉庄自然村成为居民区(划给万柳地区办事处、海淀街道办),村委会被迫迁驻巴沟村。辖巴沟、长春桥2个自然村。

巴沟村,东邻北京市水产公司渔场,北临巴沟北路,西邻京密引水渠。明代《宛署杂记》记为“八沟”,明代1594年举人蒋一葵撰《长安客话》则记为“巴沟”。《日下旧闻考》载,巴沟村有巴沟桥,清乾隆帝立碑以志之,碑曰:“万泉庄泉源随地涌现,……水之由万泉庄注巴沟、由巴沟入畅春园者,其源流始大著。” 《日下旧闻考》载,巴沟桥之南,“平地淙淙出乳穴者,不可胜数。” 1958年前,泉水仍分8条沟北流,聚集为万泉河。东西走向的道路上,建有8座单孔桥架在8条沟上。后因水源枯竭,沟逐渐填平,桥也逐渐拆除。

巴沟村址及四周属平原地貌,唯村西有一孤丘突起,名为巴沟西山,从平地到顶、高5米,底部直径10米。 村有老道庙、东庙、菩萨庙、姑子庙,现都已拆毁建为居民区。1958年虫灾吃光庄稼。1963年水灾淹没庄稼、房屋倒塌。

长春桥,西临蓝靛厂北路,北邻巴沟村,南隔长河(京密引水渠到积水潭)邻麦钟桥村。村西南有跨越京密引水渠(原长河)的长春桥,村以桥名。 村东泉宗庙,建于1767年,《日下旧闻考》载:“庙内之泉,赐嘉名者,凡28。”;1958年尚存平台和土山,1970年代平整土地时推平,泉眼已干涸。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周边史地(二)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