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古墓村「临沧古墨最后一个世外桃源」

从进村到户的林荫小道是石块铺整而成,墙体是石头垒积而砌,屋顶是石板搭建,院子内的桌子和凳子是石头制成,就连三四个世纪以前已被弃用的石磨,也在这里保存完好……这就是真实存在于凤庆县诗礼乡的古墨村。这里的一棵棵核桃树,一间间水磨房,一条独无仅有的流浪河,当地人都能给外来人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从诗礼乡政府所在地到古墨村还有好几公里的山涧土路。进村公路崎岖坑洼,由于交通条件差,使得村庄被搁浅在了现代气息的彼岸。也正因此,古色古香的水磨房群、流浪河等优美的自然资源得以完好保存下来,这里大多数还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农村的本色和风格。放眼看去,隐隐约约能看到白色的石房子,眼前能看清的是进村的石板路。布满马蹄印的青石板小路就在脚下,忽隐忽现的牛羊群正在远处放牧,铃铛晃荡的马帮与自己擦肩而过,恍惚间,早已消失的儿时记忆又在这里被重新唤起。往村子深处行进,一条清澈的小溪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流浪河”。古老的核桃树沿流浪河两边,成排生长,由于到了冬季,核桃树叶已经干落,抬头看看这些高大茁壮的核桃树,树背后是蔚蓝的天,流浪河水仿佛就从天上流淌下来,清澈见底。一截木头搭在流浪河上就成了桥,它连接着家家户户。这个村子,就是古墨村,也有人称为“石头村”,是位于凤庆县城北边诗礼乡一个海拔1820米的村子。

凤庆县是“滇红”茶的故乡,有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乡名叫“诗礼”,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地名,无意间就把诗礼乡与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联系在一起;但更有韵味的是诗礼乡还有一个名叫“古墨”的村子,乍看字面又会想到是不是古时生产文房四宝——“墨”的地方!但也有当地走出去的文人雅士认为,诗礼——“诗书礼仪之乡”,古墨——“古代的墨汁”,名字颇有文化内涵,耐人品味。无论是“诗礼”还是“古墨”,我们暂时不去考证这些地名的由来和其中的内涵。据古墨村年长一点的老人说,这里得益于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传承,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就比较浓厚,因此,这里的人惯用“文房四宝”,随手就能写副对联。通常,他们就用石头制成墨盘,并流传至今。

“因为茶马古道过此地已千年,也因为儒家文化在这里影响深远,更因为石头唾手可得,方便祖祖辈辈的生活……”在这个地处深山的古墨村,几乎人人都能说出跟石头结缘的无数条理由。石板、石斧、石凳,砌房墙、盖房子,这些技能一直传到了下一代。由于对外交通不便,要把外面的建材搬运回家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当地人就只能就地取材,用石头来修盖房子,打凿成石磨当生产工具。进村入户的小道是石头铺成的,墙壁是石头垒的,屋顶是石头搭的,院子里也尽是石头,石头地坪、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围墙……眼前的一幕幕不禁让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一行人感到惊讶。流水潺潺,流浪河将村子两岸的庄稼滋养得枝繁叶茂,更推得水轮磨盘“咕噜噜”不分昼夜地飞转。常年流淌的流浪河沿着古墨村的河谷向东流去,河谷的坡度造就了湍急的水流,也给古墨村民创造了利用水能的条件。古墨村田少地多,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把玉米粒加工成面粉是村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于是先人们便利用河水的落差建盖了水磨房。在约一公里的小河边,建成了大大小小像串起的珠子一般的水磨房,形成了最壮观的水磨房群。

据不完全统计,这里一共建有22座水磨房,历经岁月的沧桑巨变,有的水磨房已被废弃,但仍有12座水磨房还在水流的推动下转动着。古墨村的水磨房有两种构造:一种是“单磨”的水磨房,规模不大,大约有12平方米,仅能安一台磨盘直径约60厘米的水磨。另一种是“夫妻磨”的水磨房,磨房面积达到60平方米左右,安有盘式水磨和轮槽式的石碾,这种石碾体积庞大,由水轮驱动磨轴带动磨臂,磨臂的尽头安有直径1米的石轮,沿着3米多直径的圆形石槽碾压谷物。这种古老的石木结构机械在强大的水流驱动下自动工作。

古墨村古朴的田园之美现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部以滇红茶为题材的电视剧把古墨村作为主要的拍摄外景地,前来寻幽探秘的游客也纷至沓来。在古墨村,无论老人小孩,十有八九都能吟诗作对,都能挥笔写对联。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他们不照搬现成,提笔略一沉思就能书写出满含希望和感悟的优美对联来。深厚的文化积淀,教育着古墨人民尊老爱幼、知书达礼;宁静淡泊的乡村生活,生养出村民童叟无欺、淳朴善良的品性。古墨这个村子其实已经名声在外,以其保存较为完好的古磨坊群、清澈灵秀的情人河、独具特色的石板房民居、绿色宜居的生态环境、纯朴浓郁的民风民俗获评“中国传统村落”、“2013中国避暑小镇”、“牵手2014中国最美村镇”。只是由于交通还不方便,所以游客还不算多,赶快去吧!最多两年,也就完全开发了。(完)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临沧古墓村「临沧古墨最后一个世外桃源」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