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当地时间12月2日,英国景观行业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of Landscape Industries,简称BALI)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景观奖获奖名单,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有4个项目获得国际类奖项,这是我院连续第六年荣获BALI国家景观奖。其中,朱育帆工作室的设计作品“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荣获国际类设计金奖(Principal Award in International Category)。 本期我们为大家分享该项目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图片来自BALI网站截图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颁奖晚会现场 郭湧 摄

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竹亭之轴隐藏于深山树林之中,而竹亭清晰可见,康厚水库被诗情画意所笼罩。

南京九间堂别墅住区位于南京市南部将军山南麓康厚水库区域,场地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占地257公顷,由环绕面积达6公顷水库湖体的101栋滨水、临城或山居的独立别墅和1处会所组成。会所建筑位于康厚湖东南角,占地面积1480平米,建筑北临湖体,西部则拥有一片长条形密林山林,会所园林的主体位于山林地脚下和建筑西侧之间的平坦地区,面积约6500平米。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南京九间堂住区一期建设范围示意图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镜池之轴连接了小山以及会所,并带来了更为空旷遥远的空间以弱化与其垂直的竹亭之轴。

南京九间堂别墅试图成为实践和复兴东方传统自然山水住居理想的代表,这个预设的文化建筑和精神性的高度也使得景观设计面临严峻的挑战。作为南京九间堂住区景观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集中的公共空间,会所园林是九间堂整体的文化精神的浓缩。于是在这里我们引入了独乐园的概念原型,逻辑上强调对保持独立自省人格的中国优秀人文精神的延续。显然,在南京九间堂会所园林中将仇英的画作直接翻版成为三维空间是具备足够的场地和图像条件的,但那也将同时使设计失去当代的意义,因此这里如何结合场地条件特征从图像到设计的解读是关键性的。

九间堂独乐园平面布局上呈现出非常简明的与会所建筑平行的几何关系,四条轴即会所南入口轴线、会所北出口轴线、镜池轴线和筠庐轴线完成了实际上对场地的几何控制,但这种控制在空间中并不显著,原因是设计刻意弱化了建筑面对园林时的直接的轴线型控制,尤其是会所向西的镜池轴线面向园林和向北面向湖体的处理方式,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轴线筠庐轴线是平行并脱离会所建筑的,甚至,实际上这条轴线是被隐藏了起来的。某种程度上讲隐性而游离的几何控制方式赋予了场地随意的诗性,也可以说是十六世纪以前中国园林的重要属性。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展示区平面图

仇英《独乐园》长卷的中段根据司马光《独乐园记》描绘了从“种竹庵”到达“采药圃”的景象,“采药圃”整体呈方格网布局,方格为种植各种草药的田畦,从“种竹庵”出来,设一条笔直的路径进入“采药圃”,如司马光所述在路径的终端设置了一处放大圆形的场地,竹子沿圆形外轮廓种植,并将竹子梢头向圆心收拢绑扎后形成一座意趣盎然的园林建筑,路径两侧夹植竹林连同两个建筑在园林中形成了一条清晰的轴线空间,这里是仇英画作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也是整幅画卷最具可识别性的高潮(如下图)。九间堂独乐园设计的创作精华筠庐轴线也正是对这一幕的诗性转译。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明 仇英 独乐园图卷 (原作现馆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司马光独乐园中竹亭转译至九间堂筠庐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筠庐转译过程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筠庐轴线被设置在西部山林地东麓距离会所建筑西立面35米的位置,是一条指向湖体并行于建筑的轴向空间,这样在会所西面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开敞空间用模拟独乐园的”采药圃“,值得提出的是这一布局使得会所对其西部场地形成了平展的全景式观景控制,而不是强调纵深的轴向控制。筠庐轴线南端是一处与司马光独乐园“种竹庵”对应的亭子,这座亭子由284根细长柱子支撑着一个巨大的平顶,这些垂直的密柱与周围竹林形成联想式呼应,使得这个大体量的园林建筑有效地消融在其所处的环境之中。亭子中部设置一个在抬高的平台,人们围坐在一张边长3.6米的巨大水餐桌旁,”曲水流觞“这一永恒中国文人题材演变为一款桌面游戏,水流在桌面盘叠迂回,最后北出流下并沿着竹径中轴线继续北行最终汇入镜池。人们顺着水流望去,在两侧毛竹倾曳夹持之下,空濛的竹亭映入眼帘,这座位于镜池和康厚湖之间的构筑物抽象自仇英的画作,像漂浮镜池水上的酒具,这个造型也是中国传统小型读书和修行场所的建筑原型,构筑物水平圈层层焊筑的钢构,螺旋形的细节暗示了空间与宇宙的某种关联,如今它已成为南京九间堂具有标志意义的logo。

值得强调的是镜池轴线使筠庐轴线获得了更为深远的空间释放的意义,镜池池底镌刻着文徵明(1470-1559)所书的司马光独乐园记的全文,水的清浅、竹的浮影协同记文的旁白共同编织形成了诗性的灵动。(见下图)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竹亭之轴作为“独乐园”景观设计的本质,好比是用诗歌的形式对“独乐园”卷轴中高潮的部分进行解读。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走过竹亭之轴,印入眼帘的是被摇曳的竹子所包围的透明竹包。镜池轴线和康厚水库之间结构的灵感来源于仇英的画作,就像一个酒具漂浮在镜池之上。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透过竹包门洞能够看见康厚水库和将军山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竹包由一层层环钢结构盘旋而成,并形成一个紧密的螺旋上升空间,现在,它已成为南京文华宫的地标。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从竹包内部看向外部,竹亭和小路看起来像一个阴暗的挂布摇曳在空中。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竹亭之轴的南端是一个竹包,对应司马光“独乐园”中的“种竹庵”。该馆有一个由284根细长的柱子所支撑的巨大天花板。这些垂直的密柱与周围竹林形成联想式呼应,使得这个大体量的园林建筑有效地消融在其所处的环境之中。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曲水从桌面顺着台阶而下,然后沿竹路中轴线向北缓缓流去;“种竹庵”、竹林的影子、紧密的柱子、天花板都交织融合在一起。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桌面游戏是从永恒的中国文学家的主题“曲水流觞”启发得来的,人们围坐在一个位于竹亭中间的高架平台边上,高架平台尺寸为3.6米。酒杯在桌面的水流渠上漂浮,当酒杯停在某人的位置时,这个人就需要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诗歌。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竹亭最重要的轴线平行于会所建筑,但会所建筑是比较私密的,所以被隐藏起来了。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镜池池底镌刻着文徵明(1470-1559)所书的司马光独乐园记的全文。浮竹的影子,在干净的浅水优雅的文字背景共同编织一个诗的灵感水的清浅、竹的浮影协同记文的旁白共同编织形成了诗性的灵动。

南京九间堂独乐园景观设计是一次具有文献学意义的图像转译和设计实践,并试图站在全球化的视角下重新审视东西方空间的异与同,我们认为中国十六世纪以前园林中的极具文人情怀的诗意几何在当下仍具有非凡的意义,值得不断的通过设计和研究去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

本内容由清华同衡 朱育帆工作室提供

您在本站提交图纸订购信息后,我们客服人员会及时电话与您联系确认图纸编号、收货信息等。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祝您建房愉快!
慧盖房 » 朱育帆新作「朱育帆作品丨诗性转译南京九间堂住区(独乐园会所)景观设计」

发表回复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